127禅机(1 / 2)
园中景致如何精巧再无赘述,反正宝玉爱上了在园中游逛,也无人禁他。都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这日他刚进园子,便遇上贾政一行,好死不死被逮住,景没赏成,倒是跟着一群酸儒听了许多穿凿附会之言,若不是畏惧他爹的家法,要维持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礼节,他大概早就拂袖而去。什么翼然亭,杏花村,脚趾抠地有木有!
贾政大概就是最传统那种家长,打压教育,让孩子根本感受不到学习的快乐。孩子做的再好,到他那里也不肯夸,非得找个清奇的角度继续挑刺,再接再厉的意思。就这看不见也摸不着的爱,谁能受得了?
贾母如今是闻父子俩见面就色变,生怕宝玉在他老子跟前吃亏,偏偏老子管儿子天经地义,她总不能拦着不让见。
宝玉也知道自己?瑟过头了,经此一役,好歹收敛了些。只是,他被押着游园作的那些诗,被好事的清客相公们传了出去,逢迎者众。
贾府加班加点跟时间赛跑,王喜凤刚回史家就被二姑娘缠住问东问西。贾家出了个娘娘,正热火朝天搞基建,京中谁人不知?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跟朝廷的老油子们比起来,涉世未深的小姑娘可不就是外行?
王喜凤虽说住在贾府,可园子如今啥样子她也没去看过,能聊出个啥来?贾府种种,她不想讲述太多。每个人在讲述的过程中,无论怎么客观,在遣词造句和语音语调上都极有可能带上自己的主观情绪。这个小姑娘太容易被套话,一个不慎就是祸从口出。
这孩子真的闲到这个程度了?针线活不用加班加点地干了?说好的史家的女眷都做针线到半夜呢?她能偷懒是铺垫的好,这位姑娘果然也不是表面看起来这么傻白甜啊!
既然清冷感已经无法劝退这位精力过剩的妹妹,王喜凤决定将女红手艺再精进一下。果然,这姑娘遁逃的速度比她来时还快。
在贾府吃了好多现场瓜,王喜凤觉得她可以消化很久,撑着了。
都说古人早熟,十来岁还没长开的年纪就春心萌动甚至谈婚论嫁。现代又如何?早恋了解一下?不论这种现象是年龄增长生长激素分泌导致的,还是整个社会主流思想风气导致的,屡见不鲜是肯定的。
贾府的吃瓜群众不要太多,跟CP粉似的各占不同的墙头。王喜凤作为路人,看得不要太欢乐。风刀霜剑的贾府对标血雨腥风的娱乐圈,也不知谁比谁更惨烈。唉。
史湘云的成长史很适合王喜凤循序渐进地了解这个世界,同时融入这个世界。无论是琴棋书画还是经史子集女四书,都有夫子带着入门。哪怕只是皮毛,也让王喜凤这个异世之人对于这些东西生长的土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总是抨击封建社会的腐朽,它存在千年,哪些因素成就了它被时代抛弃的必然?其中太多令人头秃的牵扯勾连,她也不研究社会学,真搞出一篇论文不也是摆设?罢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