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3第173章(2 / 2)
苏绾绾怔然一愣,忽地明白那森然寒意从何而来,不由得心头暗暗一松,哑然失笑,蹲身将拎在手中的食盒轻轻搁下,打开盖子。
“庄大人错会了。裕王吩咐,大理寺奉旨办差,衣食上必不会怠慢了庄大人,但庄大人这样的读书人,一日无书卷在手,定必比受什么刑罚都难受。是故,值此上元佳节,特着奴婢前来,为您送套有意思的书,解解闷。”
那双静静合了半晌的眼终于动了功,缓缓睁开,目光不偏不倚,正落进那食盒中。
一落进去便蓦地一定。
约莫有五六册书,整齐地摞在这食盒里,最上面一册的书封上,赫然写着“四海苍生志卷一”。
目光凛然一抬,挟着一道比适才更深重的寒气直落到苏绾绾面上,话音依旧和气。
“裕王该不会是喜欢听梅先生说书,想要庄某续写这篇书稿吧?”
苏绾绾姿态端庄地蹲着身,恭顺又不失王府气派,略略放低些声,含笑道,“裕王想给庄大人一条活路,怕庄大人不信,特意着奴婢前来,让庄大人亲眼看到奴婢活着,便是最有力的承诺。”
庄和初眉心微动,那定在苏绾绾面上的目光里升起一重薄薄的云雾,似是在云雾中竭力寻索着一个朦胧的形廓。
“裕王所指,不是金百成那回事。”苏绾绾弯起描画精细的眉眼,“奴婢与您的缘分,远在裕王之前,只是,之前一直不曾以真面目相见。”
言至此处,苏绾绾有意顿了顿,看着那眸中云雾随着瞳仁骤缩遽然散去,便知道这人心中已有答案。
但还不够。
还需得她亲口明明白白地说出来,才能掐灭这人心中最后的一丝幻想。
苏绾绾略略抬眸,看向系在这人发间的那痕红绳。
莫相离结。
如此儿女情长的物件,想也知道是何人系上去的。
“奴婢相信,以庄大人的本事,不必离开这里,就有无数法子可以验证奴婢口中每一个字的真伪,所以,您尽管放心,奴婢绝不会有半字虚言。”
苏绾绾莞尔笑笑,以轻到唯有他们二人才能听见的话音,徐徐缓缓道:“重新与庄大人认识一回,我,才是梅县主,先帝赐婚给您的内廷女官,宁州梅知雪。”
*
李惟昭既担着庄和初这份差事,便是再无害之人与他近身,也必得提着三分警醒。
留了狱吏在牢房外值守,也无法全然放心,待苏绾绾从狱中一走,李惟昭便亲自前去确认那人的安危。
明明才经了一番耗时耗力的见面,却不知怎的,这人的气色竟比他先前来传话时瞧着还要好上一些。
没事那就是好事。
李惟昭若无其事道:“今日过节,庄大人若想吃些什么,尽可以吩咐他们去做。”
“我想借李少卿发簪一用。”
李惟昭一愣。发簪?
入狱的犯人,身上不能留有任何尖硬之物,发簪自然也要摘去,只是,庄和初被移送来时,就已不带着这些了。
“作何用?”李惟昭谨慎问。
庄和初笑笑,略抬抬双手,惹得手间锁镣一阵哗啦碎响,“李少卿不是说,要想法子打开这锁镣吗?我有法子。”
李惟昭讶然一怔,略一思量,到底脱了官帽,摸索着取下发上那根细长的银簪,送到庄和初手上。
庄和初道了谢,便拈起那银簪,寻到脚踝处的锁眼,熟门熟路地戳弄起来。
这人会撬锁,李惟昭不觉得有什么稀奇。
还是有一事更为稀奇。
李惟昭看着那不急不忙地使着他的银簪的人,“此前我与庄大人几次见面,都是着公服戴官帽,庄大人怎会知道,我身上就有你合用的簪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