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第二十六谋(2 / 2)
她屏息凝神,就怕葳蕤把她拒绝了,她的手艺在先皇那还是有点面子的,但是如今的狩元帝登基后,就不大爱吃糕点了,最多用些茶点,她再这么磋磨,可真要在御膳房待不下去了。
葳蕤点头:“姑姑有这心思,我当然成全,不是很难的小点,只是确实要花些心思。”
这段日子,虽然不用葳蕤侍膳,但狩元帝用膳时并不避开她,葳蕤瞧那一桌子基本都是大菜,以鲁菜为主,各地佳肴点缀,满桌的荤腥,但狩元帝却多爱吃面食,对大鱼大肉都不是特别感兴趣,葳蕤记在心中。
前天又惹了皇上生闷气,她自然要使些手段讨好一二,她有时候真不懂皇上的心思,她安分守己,知足常乐还不好吗,不给她赏东西就算了,还生气,有什么可生气的。
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皇上可以生气,她却不能。
家里未出事前,葳蕤随父亲上任在江南待了几年,江南山好水好风景好,好吃的也不比京城少。
她这次要做的便是江南汤包与小笼包,前者以汤多为主要特点,小巧、皮薄、馅大、肉鲜、味美,后者皮薄卤足、鲜香浓郁,一口便叫人停不下来。
乍一听闻要做的两样包子,慧司膳满头雾水,她还以为这位姑娘是要来做甜点的呢,没想到做起了咸点,但这包子也不像点心啊,包子不都正餐吃的吗。
直到葳蕤一说,慧司膳暗暗吸气,这包子还真不容易做,特别是汤包里头的馅,皮冻便要废大功夫。
有位年纪更大的御厨路过时瞧了两眼,唏嘘道:“许多年没瞧见人做小包子了。”
宫里做菜都讲究保守,不出错便是好,像这等稀奇的小东西,当正餐不讨巧,当点心不适当,皇帝若是不主动叫,御厨是不会做的,久而久之,也有许多年没出现了。
当然这些对御厨们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多做两次就会了,但葳蕤敢提出做汤包与小笼包,自然是有独家秘诀,当年她爹运气好,盘下了一家百年老店,里头最出名的便是玲珑汤包,只可惜几代积攒的家业全被不肖子孙赌完了,最后秘方与招牌都落到了她爹手里头。
葳蕤说,慧司膳做,待到皇上退朝时,一笼鲜虾汤包,一笼鲜肉小笼包正好出锅,慧司膳十分殷勤地将两笼包子装好,送葳蕤出门,要说这包子能被皇上多喜欢,她是不信的,主要还是看葳蕤姑娘的面子,能让皇上多用两口。
不过这面食的香气倒是霸道,刚出笼,就引了不少人回头。
点心局另一位珍司膳善做茶点,方才小太监说请人帮忙时,她躲得远远的,如今见慧司膳这幅殷切模样,不由哼了声:“一个宫女而已,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