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1这门婚事,她不同意!(1 / 2)

加入书签

第二日,府里的公子们照样都去了学堂念书,凤婵音在老夫人跟前应了个卯,就随着侯府的堂姊妹们玩耍去了。

侯府的姑娘们极是体贴懂事,她们想着凤婵音在明月观,应是没读过多少书,诗词音韵等事怕是不怎么擅长,所以就只带着她玩些投壶、划船、折花、插瓶等不考验学识和才情的东西。

凤婵音很快就瞧出了她们的良苦用心,心里很是熨贴,觉得姐妹们就是比弟弟可爱。

她们在一处做耍,渐渐熟悉了之后,不免会好奇地问一问凤婵音在明月观的生活,可她们问出的问题都很有分寸,倘若察觉凤婵音不愿意说了,就不会再追问。

凤婵音再次感叹,还是姐姐妹妹们贴心,比凤卓谭那糟心孩子可爱百倍!

说起明月观,侯府的大姑娘凤婵萱忽地想起了一件趣事,是关于凤婵韵的。

“你怕是不知道。”她对凤婵音道,“当年,你去了明月观之后,婵韵就一直闹着要把你接回来,二叔怎么说,她都不听。”

“后来,她大概是知道接不回你了,就不说这一茬了,只说要去观里看你。”

“你也知道的,净殊大师的预言,是你及笄之前不可见亲人,才能避过劫去,二叔当然不同意她去看你。”

“你猜后来怎么着?”她卖了一个关子,把凤婵音的好奇心勾起来之后,才继续笑道,“她啊,自己偷偷收拾了包袱,藏了银票,溜出府门,一路问着人,去了车马行,想要雇马车,去明月观看你去。”

凤婵音眼睛都睁大了,她确实不知道还有这事。

“什么时候的事儿?”她问道,“她就这么一个人跑出去,也太危险了。”

“在你去明月观后的半年吧。”凤婵萱回答道,“她那时才七岁,也不知她小小的一个人,是怎么躲过下人的眼睛,逃得门去的。”

“外面鱼龙混杂的,她竟也不怕,差点就让她走出京城了。”

“幸亏那家车马行的老板是个有善心的,把她交给府衙给送了回来。”

凤婵音震惊极了,心里又是感动又是后怕,一时都没说出话来,她是真的没想到,凤婵韵小时候居然还能干出这事。

她记得,她离开的那天,临到要踏上马车的时候,凤婵韵突然跑出来,说要跟她一起去上香。

那时,凤婵韵还不知道她是被送出去寄养的,只以为她是借上香之名出去玩的,所以很不高兴没带上她,气鼓鼓地对父亲抱屈道:“凭什么只让妹妹去,不让我去?我也要去。”

她的生母韩姨娘倒是知道内情,追出来拉住她,哄劝道:“小祖宗,这可不兴抢,快别闹了。”

那时安氏还躺在病床上,病得很重,凤婵音看着韩姨娘对姐姐的维护,心里酸得差点掉下泪来。

凤婵韵却完全看不懂眼色,只管闹着,搬出她惯常用的招数,卖可怜道:“我知道,我是姨娘生的,没有这样的体面。”

说完,见父亲还是没点头让她一起去,就哭着跑了。

凤婵音知道她是在做戏,看着她那副做作的样子,心中的伤感都少了很多,有些好笑地想:我要是带上你,你才真的要哭。

她那时以为,凤婵韵闹上两天别扭,等知道真相了,自然也就消停了。

可今日听凤婵萱所说才知道,凤婵韵知道真相后,不仅没消停,反而越“闹”越“厉害”。

十一年前,凤婵音去明月观的最初几天,凤婵韵一直没忘了自己被撇下这件事情。

头一天,她在生气。

第二天,她依旧在生气。

第三天,她的气已经消了,开始困惑,妹妹怎么还不回来?

到了第五天,凤婵韵开始担心,妹妹是不是出事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