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千秋茶馆(2 / 2)
又因其每日要开两场金钱板评书,每旬还会请川剧团来唱唱戏,生意火爆,底楼的大厅桌向来座无虚席;便是二楼的雅间,也是日日订满,甚至有人直接把雅间包月,只为自己随时能呼朋引伴来此喝茶听书看戏。
人多的地方,是非也多,茶馆是个江湖地,总免不了有寻衅滋事、打架斗殴的。不眼明腿快的堂倌、门房,总免不了要被波及,有的受了伤就得请假,有的拿了赔偿金便会走人,所以每隔不了多久,茶馆总要再招些人。
此次千秋茶馆要招两个人,周立行按着时间一大早去的时候,发现竟然有几十号人在茶馆外等候。
再仔细一看,坐在店里被伙计们簇拥着的,竟是一名四十余岁的干练妇人。
前面的人进去,都是差不多的流程,先问问姓名年龄家住哪里家中几口人,然后问下会不会点功夫,再让看看认不认识茶的品种,最后是让端着六碗茶的茶盘绕着馆里走一圈,看茶水洒出多少。
带到周立行进去的时候,前面已经留下两个茶水丝毫未撒的青年了。
“五?,两个人差不多够了,掌柜的,还要再看看吗?”一名年岁约莫五十的矮瘦堂倌弯腰,恭敬地向女掌柜询问。
女掌柜姓刘,名字不被外人所知,江湖人称刘五?。
?通娘,在西南官话里是对女性长辈的一种称呼,??大体指的是比自己辈分高的50岁以下的女性,若是年纪再大一点,五六十岁就该被称呼为姑婆了。
刘五?长得高高大大白白净净,一双天足宽大,四肢健壮修长,任谁看了都得赞一声身体好,她五官长得柔和,神色却十分精明干练。她常年盘发用的不是普通妇女的双尖簪,而是两根峨嵋刺,尖头寒芒闪耀,年轻时便震得那些臭男人不敢近身。
这次选新堂倌,其实大部分都是有保人内推来的。本来刘五?也觉得差不多了,但她刚一点头,就看见个少年不卑不亢地走进来,眼神直接落在她身前桌上的茶碗阵上一动不动,于是刘五?的点头变成了摇头。
“幺哥,不急,再看看这个。”刘五?的声音偏低哑,她直觉这少年不是普通人。
“小伙子,这是什么?”刘五?指了指桌上的茶碗茶壶。
周立行看着茶碗阵,神思恍惚,仿佛回到了老主持还健在的时候,有些客人前来,会喜欢拿茶碗摆阵,这时候老主持会唤他去帮着用茶碗对阵,一番对阵下来,还会说些云里雾里的话语。
虽然老主持从未解释过什么,但他也学到了很多。
眼前这茶碗,上三中五下斜两路各八,正是……
“梁山阵。”周立行轻声回答。
刘五?神色一凛,迅速开始变换茶碗。
周立行则是根据茶碗的数量、位置开始回答阵名,“孔明上台令诸将阵、关公护送二嫂阵、患难相扶阵、赵云救阿斗阵、七星阵、六”顺阵、五梅花阵……
“小兄弟请二楼说话。幺哥,给没选上的人发点铜钱,今日就这样了。”刘五?不再试探,起身请周立行去另外的房间。
周立行有些无措,但他隐约猜到,老主持怕不是什么简单人物,以前山上来来往往的人里,更是有些什么江湖人物。
可他只是知道阵名,却并不知道其中缘由,若是胡言乱语,怕是要惹麻烦。
于是刚上二楼一进门,不待刘五?询问,周立行率先上前一步,抱拳说话:
“五?,我姓周,师父取的名字叫九青。这些阵名是我师父教的,但师父前些日子已经去世了。我猜师父以前是个走江湖的人物,但他养育我这个孤儿好几年,却没有讲过他以前的事情。五?,我师父跟你是旧识哇?”
周立行说的都是真的,但关键信息都是含糊的,名字则是化用了静空师兄的俗名。都说人在江湖走,名号必须有,可他实在是不喜欢叫自己猴狲舵把子。
刘五?听周立行如此说,叹口气,“那也未必,这些茶碗阵是我们袍哥人家的密语,我还以为是哪个堂口码头派人来有事相商,原是你这袍哥养大的孩子流落街头了。”
她又仔细端详了周立行的五官,再沉默回想了下自己认识的人,最终断定:
“我和你的师父应是不相识。我刘五?的侠义心肠在乐山地区也是响当当的,若是认得,他临终之前肯定会写下拜帖让你上门找我。”
不知道是想到什么故人,刘五?有些怅然地摇了摇头,“罢了,你能来这里也是缘分,那就留在这里当个堂倌吧。好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