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67章 不能有诸葛亮情结!(1 / 2)

加入书签

闻哲一听哑然失笑之后又如醍醐灌顶却笑道:

“那只能怪他们眼光太差了。纵观长宁怎么算也轮不到我呀。他们的攻击目标

或者说是竞争对手选错了人。”

黄瑞庆说:

“我只把闻市长的话当自谦的话来听了。否则我可认为你已经不把我当朋友了。”

闻哲笑道:

“我不但把黄主任当朋友更是当成自己的导师哩。所以今天才想聆教尊下期望能解我忧。”

黄瑞庆笑了笑用玩笑的语气道:

“既如此我敢问一句府台大人可有志于此?自古成大事者不独有志于世、亦有取位之志。我要推荐一篇雄文给府台大人一阅。”

闻哲一时心情大好原来自己终究是个书生愿意同黄瑞庆这样的雅士扯扯话。

“是黄老师又有什么大作?我愿意拜读。”

黄瑞庆笑了笑说:

“一篇古文想必你也读过的。”

“什么古文?”

“《让县自明本志令》你是读过吧?”

闻哲听了也是一愣一时不明白黄瑞庆为什么会推荐这篇曹操的文章。但一沉吟也是明白了。叹了一口气说:

“黄主任太夸张了!我何曾有这样的野心!”

黄瑞庆笑道:

“你不要误解我的意思我是想说既然踏入这个职业就要有进取的雄心。你想一想你是在长宁分行行长任上权限大、办事游刃有余还是现在在副市长的位置办事更容易?”

闻哲笑道:

“黄老师是明知故问了呵。”

黄瑞庆说:

“就是呀位高权重就意味着责任大、也意味着可以干更大的事。我为什么推荐曹操的文章就是要学习他的霸气!这是官场所必须具备的气质。闻市长说白了我们这样的读书人都有‘诸葛亮’的情结这很不好、很有害!”

闻哲不禁哑然笑道:

“这是什么说法?诸葛亮可是万世楷模。”

“不闻市长你理解错了我说的不能说诸葛亮不是他的品质而是后人的‘诸葛亮情怀’。你读过《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吗?”

“读过。我知道黄老师的意思。”

闻哲握着手机起身点了一支烟在办公室内踱步说:

“按柏杨先生的说法自古以来

场,却希望如诸葛亮一样,有‘明主’三顾求其出山入仕。而羞于毛遂自荐,认为那样没有面子,掉了身份。其实就像古诗上说的,‘翩然一只云中鹤,飞来飞去宰相衙’。

黄瑞庆哈哈大笑说:

“同你聊天就是痛快,一点就透!所以说中国文人大多透着一股酸味,那种酸,就是在羞答答、又情切切、又猴急的极度矛盾心态下形成的。就像急于嫁人的女人,面子上总要表现的不愿意,是一个道理。

闻哲也大笑起来:

“黄老师,我们两个人好歹也算是半个读书人,你这样调侃,可真不太地道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