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7夏末(1 / 2)

加入书签

夏末的风也渐渐带了凉意,日头虽明晃晃斜挂在天空,身上却没有蒸腾的暑气。

徐椒这才后知后觉,便是要入秋了。

“入秋好”,徐椒笑着,“秋日有秋日的意趣。”

青袖若有所思道:“是要乞巧了。”

徐椒忽然放下手中的针线,打趣道:“你乞巧必然是要和行止一起过的。”

青袖双靥一红,嗔怪道:“娘子!”

徐椒道:“这有什么,就是宫中也过乞巧。江左素来有乞巧宴会的传统??”

徐椒说到一般脸色微微变化。宫中的乞巧宴,与民间无异,都是女子间焚香拜月,斗蜘蛛,拼绣工,再与情郎一起欢度。而宫中诸女眷的情郎不外乎是皇帝。

皇帝驾临乞巧宴,已是建邺宫中的定例。

青袖明白徐椒心中的失落,赶忙道:“娘子,其实咱们在外头过也很好,要不奴婢陪您过吧。”

徐椒回过神,莞尔一笑:“胡闹,若是这样,行止岂不是要骂死我。我正好睡一睡,休息休息。”

这几日,她时常会梦见那个噩梦,梦中吩咐给她端来附狸子的人物却有些影影绰绰。

她问过崔劭,崔劭却告诉她,极乐丹能让记起遗忘的往事,也就是说这不是幻想,而是当真有人趁她昏昏沉沉下了黑手。

不知何时画绢已站到屋外,她清冷的嗓音淡淡道:“徐承衣,陛下今日来了,方到书斋。”

徐椒与青袖相视一眼,青袖连忙道:“奴婢去取酥山。”

说起来,此处并非是宫中,而是宫外的一处宅邸,准确说是今上名下的私宅,外头一向是禁军把持。自那日徐椒与众位嫔妃唇枪舌剑之后,萧葳便将徐椒带出了宫中,安置在此处,但不准她出门。

徐椒也乐得如此。宫中到底有包夫人她们,若为躲她们只能缩在式乾殿里,那也过于憋闷,规矩又多。倒不如来此处,闲适安静。

宅邸有山有水,却无繁复的宫规礼节,由着她毫无章法地四处乱窜。

何况此处有青袖陪着,崔劭定时来替她诊脉,安吉长公主也偶尔也会来看她。

而萧葳也常常出宫来此处办事,只是从不过夜,晚膳不用便回宫。

徐椒接过食盒,跨过书斋的门槛,向里头走去。

萧葳正在看几道军情奏疏,身旁的樟木架上挂着一副舆图,徐椒觑过一眼,只见中州几个郡县被新墨迹勾勒出斑斑点点。

不在宫中,就没有太多的规矩。徐椒口念万安,将瓷碗搁在他手边,冰凉的酥山冒着细小的白烟,云雾缭绕里一颗樱桃如红梅埋雪,别有风姿。

萧葳没有抬起头,他笔尖点了点砚台,徐椒便走过去替他磨墨。她眼风匆匆扫过,似乎是徐林的字迹。

碗中的酥山一点点软塌下来,渐渐成糊,又化作一滩水迹。

“如此,洛阳在望。”

萧葳忽然将笔丢下,转身看向一侧的舆图,目光如灼,只落在那个名字之上。

洛阳??一个既陌生又亲近的名字,梁朝代代魂牵梦绕的故都。

萧葳骤然开口,语调中是难以压制的兴奋。

“北朝小皇帝不信忠言,杀刘放、彭钏,贬斥良将,自毁长城。而今中州又遇大荒,人心浮动,民怨四起。我军如今在兖、豫、荆囤置重兵,便等的就是天赐良机。”

他颇有些感慨,”五十年来四代人,如今是最好的机会,最好的机会。”

徐椒走到舆图前,轻声道:“陛下一统南北,是无上的伟业,也是遗民的期盼。”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