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2第42章(1 / 2)

加入书签

听探春提起诗社,宝玉简直是十二分的惋惜,跌足长叹道:“如今已是暮春时节,园子里的桃花梨花大多都开败了,枝头只剩一团团绿叶。可惜,可惜,为着俗事把一春的美景都荒废了。”

湘云笑他:“你只说这些俗事哪一桩哪一件不是必须的?都说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换作以前你是万事不愁的,诗社什么时候开都随你心意。但现在我们自个儿管家,可不就被俗事绊住了?”

宝玉推开窗,露出外头鲜绿的树叶来,他闻言转头笑回了湘云一句:“我只说了两声可惜,你就拿那么多话来堵我。”

湘云拍手大笑:“这样才好,你且等着,日后我拿话堵你的时候还多着呢。”

“这是何故?”宝玉不解,笑着问她,“难道是我什么时候得罪了你?”

湘云笑道:“从前我劝你读书也并非日日找你絮叨,不过偶然说上两句,你是怎么回我的?”

宝玉仔细回忆了一回,别的倒是想不起来了,只是想到有一次湘云劝他即使不愿意去考个进士举人,也该偶尔和为官作宦的客人交际交际,谈谈经济仕途,将来好结交几个正经朋友应酬事务。

偏偏宝玉不愿意听,当场就摆了脸色让湘云去别处坐坐,免得让他这儿腌?了湘云这样“知经济”的人,还是袭人见气氛不对打的圆场才让湘云免于尴尬。

湘云看宝玉脸上青一阵红一阵,语带笑意道:“这是想起来了?”

宝玉忙作揖赔礼:“是我不好,虽然妹妹说的我不爱听,但妹妹总归是为我好,我不该说那些混账话,只求妹妹原谅则个,把那些事都忘了罢。”

湘云笑倒在黛玉身上:“我才不会斤斤计较整日家想着那些事呢,只是从前但凡别人劝你两句,你有一箩筐的道理拿来回嘴,如今也叫你尝尝利害。”

宝玉又连连赔罪。

湘云受了他的礼,方笑说道:“你之前说只林姐姐一个不说这些劝你上进的‘混账话’,然而你却想错了她!依着她的资质,但凡她生作男儿又有名师启蒙、又有探花作父,早就该蟾宫折桂进入朝堂了,她因着你不喜欢,所以才不对你提起,你还以为她是和你一样的人。”

宝玉侧过头去看黛玉,黛玉含笑一点头:“这话说得不差,你既不喜欢,所以我不说这话来叫你心烦,但我并非厌恶仕途。”

宝玉正想分辨解释说自己如今改了看法,却听见探春笑着催促:“谁要听你们说这个了,还不快些把话转到诗社上头来,照你们这样?嗦下去,只怕十日后都还办不成呢。”

迎春不大爱聊这些,只道:“早些日子在三妹妹的秋爽斋我们不是已经商量出个定例来,就依着那个办就是了,何必再多说?”

宝钗意见不同:“你想得轻巧了些。咱们穿越之前的规矩大多都是珠大嫂子定下的,现在穿越到现代来,许多规矩就不合时宜了,依着我的意思还是应该重新商议一回。”

宝钗说得含蓄,实际上红楼原书中的诗社落得个虎头蛇尾,四成是因为到后期贾家日渐败落,姊妹们出嫁的出嫁,归家的归家,无心再开诗社。

两成是因为人各有心思,剩下的四成就是李纨的缘故。

开诗社原本是探春的主意,其余姊妹都赞她想的这个主意高雅有趣儿。

偏生李纨一来就大包大揽,先是自举掌坛,占住了社长的职务。又拉了不大会作诗、且不愿意作诗的迎春惜春,让她们一个负责出题限韵,一个负责誊录监场,占满了副社长的职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