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2春风得意一(2 / 2)

加入书签

法正看着羽扇轻摇的诸葛亮,三年了,他硬是没抓到这年轻人什么把柄,岂有此理,这还是人吗?

诸葛亮感受到法正的目光,抬眼迎了上去,四目相对,法正愣了愣,然后哼了一声撇开了眼,鲁肃眼观鼻鼻观心。

刘琼带着甄?过来的时侯,不明所以,“诸卿家今日有何事啊?”

法正觉得时机成熟,如今北地已定,当考虑称帝的事了,想想他都觉得热血澎湃,他居然真的做到辅佐明主,成就大业,这千秋功名事他很积极。

“殿下,而今汉室已亡,天下无有行台。而殿下英明神武,德配天地,功绩卓著,当名垂青史。自起兵以来,所向披靡,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天下英雄莫不俯首称臣。今四海之内,百姓安居乐业,正是天赐良机,时不我待。

自古以来,天子治国有道,亦当顺天应人,登基称帝,以安人心,昭示天下。殿下若能顺应天命,登基为帝,必能一统江山,开创千秋万世之基业,流芳百世,永垂不朽。殿下当早日登基,以慰天下苍生之望,成就一番伟业!”

刘琼听完笑了笑,四年前,法正也是这么劝她自立为王的,时间可真快啊。

“孝直啊,我还记得四年前,你也是这么劝我进一步的。但称帝的事还是搁一搁吧,事缓则圆,当初高祖得大半天下时,萧何亦劝他登基称帝,他却依旧为汉王。道天下未曾一统,功臣功绩也难评说,不急于一时。”

她看了看法正,他双鬓有了些许白发,“孝直这些年辛苦你了,忙得都长了白头发,我们如今正是大治北地,图南之时,天下未曾一统,孤岂能上位。待天下归一,民心皆望之时,方是正理。以免我等骄傲自满,固步于北地,就失了大志了。”

鲁肃原本也想劝,但听闻却是正理,况且他们人才招满,官吏系统才运转起来,还不知这些人能力如何,天下大换血,总要有时间去适应的。

“殿下说得也对,而今北方初定,事务繁多,而新人良莠不齐,我们也得缓一缓。况且洛阳被焚,重建的事宜也得提上来,就算登基,总不能立蓟城为都城吧?”

那有啥不能,这可是北京。

刘琼觉得蓟城挺好的,这里她费了最多心血,“若真得天下,蓟城是孤龙兴之地,臣民上下一心,如何不能为都城?”

洛阳富庶,却是东汉门阀世家的基本盘,她短时间还拿他们没办法,去那不是给自己添堵吗?况且她都把故宫的面积大小留出来了,这四九城,只差一个紫禁城了。

当初朱棣从南京迁都北京,也是因为外重内轻,唐朝安史之乱也是历历在目,朱棣自身也是通过镇守北京逐渐做大,长安、开封尚在北方犹有此等弊病,南京远在江南必然可能导致更严重的后果。

要保证塞方稳固,必须驻守重兵,但是一旦重兵囤积,很容易尾大不掉发生叛乱,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朱棣选择的办法就是“天子守国门”,将中央政府定在边境线上,此时内外合一,自然不存在孰轻孰重的问题。

对于此时刘琼来说,以后外患最大的威胁是北方的?奴与诸胡,而非南边的西南夷或者什么地方的土寇,定都北京能够有效的管理和控制帝国的边防。

鲁肃有些懵,谁家好人建都建边境线上,打过来甚至没有阻拦。

“此地怎么能为都城?大江大河皆不得过,若是不喜洛阳,尤有长安可望。”

水源确实是个问题,此时没有后世条条挖出的运河,蓟城负担不了作为都城的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