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51锦衣夜行二(2 / 2)

加入书签

而且官员哪有这么好当的,她当个皇帝都诸多身不由己,凭什么他们能躺平?都给她卷起来。

在多个名字里,她最后敲定了刘孟暄这个名字,封号昭阳公主。

毕竟她改了律法,二十岁后,才能封太子,昭阳,便看你日后造化了。

这两年沃土千里,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谢衣申请回朝,她应了,宋恪在长安修了两年,他依着唐时的长安城修的,还将汉时宫殿长乐宫未央宫上林苑复原了,洛阳的大明宫也峻了工,洛阳城有着古韵,也有着便利,尤其是自来水通入了洛阳每一户。

这是洛阳的水系足够发达,极为方便,才能造就的,其他地方还是以打井为主,毕竟水利工程一动都是大工程。

刘琼自从有了女儿,便不满足于如今农耕为主的现状,小农经济造就了重男轻女的必要性,毕竟干活办事的人,才有话语权。而工业机械的转动,就会瓦解苦力,男女重要性就不再悬殊对比。

毕竟如果一直是农业社会,那么她女儿,或者以后的继承人,只要是女性,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不是谁都有武则天那般的狠劲与手段。

谢衣与宋恪,还有刘备,时隔两年,终于又回到了洛阳。

洛阳此时已是繁华鼎盛,当晨曦的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轻轻拂过那古老的城墙。宋恪骑着一匹健硕的骏马,带着亲卫纵马疾行在通往洛阳的官道上。随着距离的缩短,远处那巍峨的城楼渐渐清晰可见,高耸入云,城门两侧,士兵们身披铠甲,手持长矛,其中另有将士来回巡视。

踏入城门,比起两年前已经大变样,如今的洛京,富贵非常,宽阔的街道两旁,房屋商铺林立,飞檐翘角,雕梁画栋,房屋似东汉建筑,但窗户都用上了玻璃,玻璃不好运输,如今玻璃工人很多被投资,去外地建厂,已是遍地开花,玻璃价格被一压再压,平民用起来无压力,屋子每一处都透露着主家的用心与匠人精巧手艺。

街道上行人络绎不绝,有身着华服的达官显贵,有肩挑手提的小商小贩,还有匆匆行走的普通百姓。他们或高谈阔论,或低声细语,洛阳热闹非凡。

宋恪骑着马,于亲卫拥护下,在人群中缓缓前行,目光四处打量着,不过两年,对这座城市充满了熟悉而又陌生的感觉。

路边的小摊上,各种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着他的目光。有精美的瓷器,细腻光滑,图案精美;有色彩斑斓的绸缎,光泽柔顺,质地优良;还有香气扑鼻的小吃,让人垂涎欲滴。

他正欲下马细细观赏,突然,一阵清脆悠扬的钟声传来,让他不禁抬头望去。只见不远处,一座高大的钟鼓楼矗立在那里,钟声正是从那里传出。

钟声悠扬而深远,他定定的看着那钟鼓楼,这种始于隋代,止于明代的建筑,立在中心,敲响的钟声传的很远,它除报时外,还作为朝会时节制礼仪之用。

宋恪继续往前,又走到了洛水之畔。洛水波光粼粼,碧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