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9章(1 / 2)

加入书签

玉带上的螭龙得雨佩随步伐轻响,皇帝走近一步“我收到爱卿的呈疏便盼你早归,原以为你可以回京过年。”

他借着春光细致地端详谢澜安,“好似瘦了。”

“幸不辱陛下期望。”谢澜安绝口不提遇刺之事,陈?私下不与她以朕相称,她却要公事公办,袖出吴郡吏员誊写的田册给皇帝过目。

陈?接在手内。之前他已阅览过简报,此时见籍册上记载出隐田万余亩出隐户与浮浪人近三千户还是忍不住道好:“从土地根源上破除世家私计澄清吏治使农耕其田工事其业??三吴自古又是个商贸繁荣之地若能商农互济不出五年,国民殷实便可待了。

“此举利在后世含灵,你功不可没!”

他望向谢澜安不形于色的脸,斟酌着添补一句:“胡人马踏江南之心不死,南玄与北尉之间的对决在所难免,家底厚实些,打起仗来也有底气。”

皇帝重拾权柄不久便看得透民生与军政的根结关联谢澜安点点头:“陛下英明。”

陈?含笑?良适时亲手搬来一方绣席,置在御座的左侧方请谢澜安就坐。

谢澜安推辞一回陈?不许她客气谢澜安便敛袖坦然坐下了。宫娥鱼贯而入捧上四样造型精美的点心与一壶蜀贡龙团。

印象中谢澜安每次来燕殿议事

谢澜安欠身谢恩噙着没破绽的笑意说:“可惜臣无眼福赏到今年的春风第一枝。原说差事办妥一个月前便该返京的只是臣在年夜上饮椒柏酒油然思亲情起未向陛下奏请便自作主张绕去竟陵探望叔父。叔父恭询陛下躬安还将臣好生训诫了一通说臣当以国事为先怎可因私废公有违法度。”她说着欲要起身“臣向陛下请罪。”

陈?在她肩膀虚按一下没让谢澜安起来“哪里的话谢刺史忠君爱国含灵性情中人都是大玄的股肱。”

皇帝话音轻顿一下含着莫可名状的口吻:“只是……元日朝会上中书几位老臣联名谏言道中宫空虚朕该采选良家女充实后闱。我原本想等爱卿回来代我掌掌眼可惜吉日不好错过……”

这话来得有些古怪为天子选妃嫔是礼部太常寺的分内谢澜安身在外朝并不关心皇帝的私帷。

窗外的春莺展喉鸣啭入耳清

脆。好在这时节不冷不热伤口养得也快些……谢澜安走了会神潦草开口:“恭喜陛下新得佳丽宗室昆裔昌盛便是社稷之福。”

陈?见她对此事全无异议还是那般堂堂皇皇的样子勉强笑了笑。

谢澜安这时从袖囊里取出一份开科策考的草拟章呈给皇帝过目。

这方是正经事。

理道之先在于行教化教化之本在乎足衣食*土地的问题解决接下来便是贤才的择取。从寒人中取士是废除九品中正法的先声此策若得推行便是真正拆掉了士庶间竖立百年的门墙打破了世家垄断官场的局面。

为天子选门生啊陈?捧着这道折疏坐回御座中越看越有滋味。

他几乎能够预见将来朝堂上人才济济的场面到时候冕旒下的新鲜面孔便不再是谁的学生、谁的党羽他们族中没有荫庇身后没有靠山姻亲没有裙带

陈?见那折子上列出的选士科目初步分为秀士、俊士、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七科。*

“明经”皇帝知道本朝之前盛行以四书五经来察举民间贤人那秀才俊士也是入选州郡学馆的进身称谓。但对于其他字眼陈?还是第一次听说耳目一新地问谢澜安:“这明法、明字、明算……具体如何设考?”

谢澜安道:“法学、书道、算学都是选拔专门人才的科目。譬如这法学国之法律是一朝基石如今朝野气象一新有些旧例便不适用了亟需专修律例的人才来更定。这门学问又往往是有积蕴的法学之家的不传之学就臣所知的便有渤海高氏曲阜孔氏等等。此前外戚专政这等清高人士不愿涉入浊流可如今陛下扫清奸佞愿意折节揽贤恰可激励这类人才出山。”

士家不同于世家谢澜安计划里的立朝以来第一届策考尽管更重视寒人但并不是要将簪缨子弟一棒子打死。只要有真才实学都可放宽一格。

“至于算学以户部何梦仙为例哪怕文学稍逊但若数算过人精通财粮之道也可择优录取;再者书法精妙的或诗赋典雅的虽于社稷无大用然入选翰林院供奉尚绰绰有余如此也能显现出陛下门庭英才萃聚的气象。”

皇帝笑道:“含灵自身便是书道一品墨宝风靡江左落笔辄引才子佳人竞观岂可谓‘无用’?”

“名士品评都是虚的。”谢澜安却对这个旁人艳羡都求不来的本领不怎么在意“陛下进士科才是重中之重。”

“何解?”皇帝虚心求问。

“字写得好数算得好都是一门的专才。进士选通才重在方略

策。谢澜安说到肯綮处,掉转扇柄在楠木案上点画,“臣初步的想法,进士科出题可以试文两道,试赋一道,但试策问少则五六条,多至十条都可。读书人,只读死书可不行,真正的有识之士,需对诏法、盐铁、铜谷、边兵等言之有物。登进士科的学子,便是未来的宰相种子了。

除此之外,谢澜安还在折子上建议单开史学、堪舆学两科,又附童子科,专考十二岁以下童子,以便为国储士。

疏札之末,又附有策问的参考题目。

这便是她利用回程水路上的时间,为策考定出的大致框架。皇帝大喜过望,他参透不了一个人的思想怎么能如此高屋建瓴,精骛八极,只觉得这样的选士手段,说是改百年之格局也不为过了!

谢含灵果真是上天对他的恩赐,他的母后无法驾驭这柄宝剑,他可以。皇帝听到最后已坐不住,兴奋地抚案起身,想说什么,忽又面露疑难。

“只恐丞相那班老臣,会力争不允……

谢澜安眸色平静:“下一次大朝会,臣愿为陛下分忧。

“好!有谢澜安这句话,皇帝便放心了,她的手段,般般都不同凡响。

陈?深呼一口气,让自己看上去沉稳持重一点:“策举之事,便全权交由爱卿统理。含灵,今届策考若能推行,朕要谢你,普天下的寒人都要谢你,这监考官的位置自然非你莫属??你便是天下座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