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7章(2 / 2)

加入书签

他能从每一个强大的对手那里汲取精华,再化为己用。就像一个勤勤恳恳的庄稼汉一次次腾空自己的水桶,蓄进新的水源,去肥沃自家的那块田。

胤奚将刀收进鞘中,心想:“我拿半条命换来的经验,如果不能得点什么,岂不是对不起自己。

在营盘露过面后,胤奚将鸾君刀送到锻匠手中,提出这般添料那般修补的要求,而后去祖遂的宿舍,向老将军讨教兵事上的见解。

这一谈不觉就过去了大半日时光,不过无论多晚,胤奚都是要赶回府里的。

早前祖遂还不懂,校场与乌衣巷相隔一北一南,这边也不是没屋子,胤奚天天练了一身臭汗下来,干什么非要回谢府,次日再起个大早来?

原来,真有人等着这个有福气的臭小子。

散发澄黄光亮的灯笼挂在庭廊,有这一盏灯在,在外的人,自然踏着星星也要归家。

密布的星子在夜空闪烁,习习风静,铁马无声。胤奚进院时,谢澜安正坐在美人阑上乘凉,摇扇看着玄白将二叔命人从石头城送来的几尾鳆鱼,投进东窗下的鱼缸里。

谢荆州无论在何地坐镇,都改不了这悠闲浮生,赏花垂钓的兴致。不过这也说明了京畿安定,四野无忧。

那口敞肚漆沿水缸,向来是五条金鳞鲤鱼的天下,今天忽然来了外来户,横行霸道的金鲤护家护食,鱼尾甩

得噼啪作响,溅起的水花曳动莲叶。

四小姐养的花狸奴围着水缸优雅踱步,嗅见食物的腥香,翕动着猫须以逸待劳。

“女郎这么好的兴致。”

看见胤奚,谢澜安将压在手里的一张信纸递过去。

胤奚身上有尘,隔着阑靠站住了,伸手接过信,借着庭燎的光亮快速浏览了一遍,松了口气,“西蜀控制住了。”

西蜀的地势特殊,西临西域外邦,东接荆州,可以在战时做为荆州的后盾与粮仓。

蜀亲王想趁皇帝失位起事,触动了谢氏的根本利益,愚蠢至极。

会稽王离京之前,得到了谢澜安承诺永不削会稽藩爵的口信,他信女君一言九鼎,这才去讨伐同在族谱上的堂侄。

但仅仅靠陈稚应的藩兵,还不足以将事态平息得这样快,多赖谢丰年从荆州大营带五千轻骑前去掠阵,方辖制住蜀王与其部下。

“下一步,女郎想做什么?”

胤奚折起信笺望向谢澜安,知她已有新的谋算。

“我原以为北尉六镇的反兵是一时乌合,在尉廷的镇压下撑不过半年,现下看来,倒是料错了。”

谢澜安仰望夜空上的北斗,掌间玩着扇子,“北尉想钻我们的空子,我们也想寻北尉的薄弱,我算计他们将士失和,他们还我一手攻心计离间君臣。如今,就看谁能先换过这口气。

“我准备去信青州,请崔刺史想办法联络六镇的叛兵头目。”

胤奚目光轻动。

他在校场还和祖老将军提到了敌国内乱,与谢澜安的想法不谋而和:“敌人之敌就是盟友,六镇叛军在北尉国内牵制他们,胜过我朝隔江打牛。他们兵力顽强却难获粮草,入冬的黄河冰封千里,不寻外援,他们也捱不过下个冬天。”

不过想拉拢这支异族的虎狼之师,没有实际的好处,喂不饱狼。要提供的粮草至少要以十万石计,逾百万钱。

“是啊,”谢澜安若有所思,“粮草。”

胤奚人在府里,也知道上半年朝廷发放种苗,抚恤孤贫,国库的仓储几近见底。在谢澜安不同意提高税赋的前提下,为防出现突发变故,后手不接,谢家还自出一部分私产填补了常平仓。

朝内东挪西调的军粮,自然要先紧着边防各处。

再退一步说,就算丢出了这块肉,又如何确保六镇叛兵是真心合作,不会出尔反尔?

胤奚一边思索,一边绕上来牵住谢澜安的手,脚步习惯性往屋里迈。

他要先洗个澡才好抱她,抱着她进了温衾软帐,脑子说不定就灵光了,能想出条妙计来。

谢澜安扇尖在他身前一点,“走错了,你的屋子在那边。”

胤奚顺着她扇头

所指,看到漆黑一片的东厢。

目光再转回来,对上谢澜安含谑的笑眼。

“伤不是好了么,那便请回自己屋子安歇吧。谢澜安说。

她是受不了每天都在湿漉漉中睡去和醒来的,太耽误正事了。胤奚养伤时听她的话不乱动还好,一朝活蹦乱跳,还不得极尽诱惑之能事?

她不准备考验自己的定力。

所以白天胤奚一去校场,家主大人便命人将他的衾枕卧具搬了家。

怪不得白天打了喷嚏,原来是乐极生悲!胤奚愣了片刻,憋屈得发笑,“女郎,好狠的心。

谢澜安对他的一唱三叹置若罔闻,扇柄往男子雪白的颈儿上缠了半圈,留下一颗甜枣,“初一十五,可以破例。

说罢回了屋,关了门。

缸里的金鱼和草鱼好似商量好了边界,终于消停了,狸猫在水缸外吃不着腥,急得直踮脚。

胤奚望着那扇门,片刻后,低头无奈失笑。

东厢当然也有水,当然也能洗澡,但别处的水,怎能比得上她的水。

谢澜安回屋后喝了半盏茶,束梦趺在书案边研好磨,她便静下心书写给崔膺的信。

无人打扰的时光过得很快,谢澜安文不加点,写好后又另写了一封给阮伏鲸的家书,放笔等墨干的空当,她转头看了眼屋门。

夏虫在外唧唧低鸣,那人真的回房了,他有这么乖?

将两封信盖上私印,收入信封,谢澜安洗漱一番,换上中衣,亦准备睡了。就在这时,笃笃的敲门声响起。

谢澜安唇角勾出一抹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