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弟妹(1 / 2)
杨明珠抽出手掌,将脸侧滑落的鬓发别至耳后。而后幽幽道:“谢母亲关心,只是婆母既然将管家之权交予我,那便是她对我的信任,我自然会用心对待。”
闻言,长公主眉头紧皱,似在思索。自萧昌茂缠绵病榻后,长信侯府愈发青黄不接,这些年来一直坐吃山空。侯府人员众多,事务繁杂,府上却没什么入账,去年年底一下子卖了好几间铺子。这样一个烂摊子,吴氏也好意思让新妇来扫尾,哪里谈得上信任二字?
就连今日,吴氏作为侯府夫人也不曾出面,想来平日里也没少偷闲。
杨明珠的眼下生了一层青黑,分明是劳累过度的模样。长公主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担心是吴氏打压新妇,这才把她叫出来,想以长公主的身份为她撑腰。
“江东裴氏裴松月到!”
猛然听到这个名字,杨明珠愣了一瞬。
裴松月,江东裴氏长公子。其祖父裴易安官至太师,乃是当今皇后之父。在皇后所生的大皇子李玄宸被立为太子后,裴太师便辞官隐退,带着全家回到江东老家。
长公主与裴松月的母亲萧氏曾是手帕交,裴家人还在京城时,两家人经常走动,长公主怀杨明珠的时候,两家人约定,若是生出女儿来便给她和裴松月定下婚约。
这些是旁人告诉杨明珠的,她幼时走丢后,曾经被人贩子殴打过,对于从前的很多事情都记不清了。
突然提起这事还是因为杨明珠到了该议亲的年纪,裴家却在这时传信过来要退婚。
当初二人的娃娃亲只是口头约定,并未留下什么信物,也未曾写下婚书。裴家回到江东后,为了避嫌,与京城的联系便少了许多,加之杨明珠幼时走丢,两家人便渐渐失去联络。
裴松月是裴家的下一任家主,自小聪颖,两岁识字,三岁读书,五岁便能吟诗作对出口成章,十五岁高中,成为大周建国以来最年轻的探花郎。
这样一个丰朗俊秀、光风霁月之人,又怎能看得上乡野长大的野丫头,更不必说娶回家成为裴氏的主母。
这些都是摆在台面上的东西,不用谁说,杨明珠也知道。因此,得知裴家要退婚时,杨明珠并不觉得有何不妥。以她当时的性格和能力来说,真让她嫁去江东,她恐怕也不敢答应。
“哼。”长公主冷哼一声。
杨明珠不知道长公主这声冷哼是对忤逆她的自己,还是对胆敢对国公府提退婚的裴松月。若是在上一世,自她听到这声冷哼,她必然胆战心惊,努力讨好长公主,生怕自己哪里做得不好惹长公主生气。
可现在她只觉得无趣。
骄阳似火。
即使站在廊下,杨明珠依旧热了一头汗。她匆匆福身向长公主行礼告辞:“母亲,有客上门,若无他事,我先告退。”
说罢,杨明珠也不等长公主发话,径直转身离开。
“婉婉!”
杨明珠没有回头,留给长公主的只有一道消瘦的背影。不知为何,长公主总觉得心里空了一瞬,仿佛有什么重要的东西正在从她的身体里剥离开。
裴松月高中后,在翰林院待了两年,便被派往青州任职。他出身名门望族,文采斐然,又有祖父裴易安为其保驾护航,这些年来,在官场也算是如鱼得水。
此次进京,一来是为了回京述职,二来,承德帝年岁已大,储君虽立,却总有些皇子蠢蠢欲动。为保李玄宸的太子之位,裴后特书信一封寄往江东。裴氏的族人远离朝堂许久,如今也是时候结束韬光养晦的日子。
杨明珠在灵堂前甫一跪下,一抹碧色便闯入眼底。
那碧色的袍角用同色丝线绣着翠竹,听说裴家长公子爱竹,想来这位便是裴松月了。
“阿鸿,弟妹,”一道温润如玉的声音响起,“请节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