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第76章(1 / 2)
京都最近很是热闹。
先是皇宫中进了刺客,后是裴司徒府上也进了刺客,再然后安平长公主与温大公子之子,温司空的长孙温尚恒,竟也在宫中遇刺身亡。
君子楼被烧死的两个小倌,以及没落的郗家死了一个七姑娘的事,在这几件大事的掩盖下,犹如风中的一粒细沙,没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城门校尉日夜不停地搜寻刺客,刺客没抓到,却抓了许多地痞混子。
在这样紧张的氛围中,京都中有一个流言快速传开??刺杀皇帝和刺杀裴司徒的,是邵司马。
这个流言传得有鼻子有眼的。
大康势力三分,裴司徒、邵司马和温司空各占一份,相互制衡,如今裴司徒遇刺,温司空的长孙遇刺身死,温司空身后的皇帝也遇刺,只有邵司马那里什么动静都没有,最大的嫌疑可不就在邵司马身上么?
一旦裴司徒没了,温司空因长孙温尚恒之死伤心过度,朝中便再无人能与邵司马抗衡,皇帝一死,邵司马想趁机起事夺取皇权,就轻而易举了。
只不过邵司马派去的刺客实在太弱,不仅没能杀掉裴司徒,也没能杀掉皇帝,只杀掉了皇帝的侄儿温尚恒,还引得城门校尉整日不停巡逻排查,加强守卫,让邵司马不敢再轻举妄动。
但京中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一直默默地将目光投向邵府,等着看邵司马的下一步动作,也等着看裴司徒和温司空要如何报复邵司马。
而此时的邵府……
“找到小七了吗?”邵司马一脸疲惫,问道。
邵七的最后一封信传回京都,是在一个月之前,信里只说裴朗意外坠崖而亡。
自那以后,便再没有他的消息传回,而邵七的任务对象木世子,却毫发无伤地进了京。
邵司马派人去长宁县,却发现邵氏布置在长宁县的人手全都消失了,消失得无声无息,找不到一点踪迹。
这让邵司马不得不去怀疑,邵七可能已经遇害了。
邵司马让人去盯着木世子,想通过木世子发现其中的端倪。
依旧一无所获。
木世子进京带的护卫,除了一个叫石宏的,其他的全都死在了长宁县,以他们俩,没死在邵七手中就不错了,更别提杀死邵七,清除邵氏所有人了。
邵司马知道,这是有另一股势力出手了,而且这股势力能无声无息拔掉邵家安排在长宁县的人手,实力不容小觑。
他原本怀疑是裴司徒做的,但就在这时,裴司徒拿着一封信来找他了。
这封信,是裴朗的人寄回的,信里说裴朗被邵七下毒抓了,昏迷不醒,后来更是死在邵七手里。
而裴司徒拿这封信给他看时,皮笑肉不笑地表示,邵七既然没死,那当时邵司马以裴朗杀害邵七为由抓裴朗就是有意栽赃陷害。
郗九证明裴朗没杀邵七后,邵三竟还设计裴十一和裴朗,在京中便重伤裴朗,致使裴朗带伤去长宁县。
这还没完,邵七在长宁县居然又给裴朗下毒,杀害了裴朗。
这一系列事情的发生,裴司徒断定,邵司马是存心杀害裴司徒的爱孙,是铁了心要跟裴司徒撕破脸。
裴司徒表示,他这一趟来,就是来跟邵司马下战书宣战的。
裴司徒的指控,邵司马当然不认。
虽然他隐瞒了邵七没死的事,但邵七被重伤却是事实。
他查到温司空的设计后,他带了点私心没阻止邵三去杀裴朗为邵七报仇,但也下令让邵七不许杀裴朗了。
邵七绝不可能违抗他的命令。
邵七来信说过裴朗是在他抓捕木世子过程中,被木世子当做挡箭牌,意外坠崖而亡。
虽说其中也有邵七失手的原因,但这事邵司马不能认。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