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3画卷(1 / 2)

加入书签

寺正:姓名,年龄,哪里人氏,家住何处。

嫌犯:楚珂,年十四,步溪人氏,家住步溪集镇。

寺正:你与凶犯的关系。

嫌犯:我从小被他控制、囚禁。

寺正:集镇上的乡民早就交代了,你每日在凶犯院中行动自如,又何来控制、囚禁一说。

嫌犯:是他逼我这么做,旁人便不会觉察我被他虐待。

寺正:一派胡言。三位殿下在此,还敢如此敷衍了事。你可知这是欺君之罪。再不老实交代,你与他一并上那断头台。最后这句??

“不用记!”

宁佳与和白歌策马赶至大理寺狱,宁展等人已随步千弈重新提审了农夫斗杀一案的嫌犯。

楚珂。

姑娘彩绸加身,席地而坐,手脚皆未束铐。她脸蛋圆润,身形比之同龄人稍显矮小,但十分匀称。

除却头发蓬乱,全然没有阶下囚的样子,像个水灵的布玩偶。

二人来得静悄悄,宁佳与垫着脚去瞄主簿手边的提讯抄录,则见主簿慌里慌张地在“最后这句不用记”上反复涂墨,直至寺正怒火略息。

照说,步溪臣民在步世子面前本不会如此失礼。

可府衙门口的百姓找了官老爷几日麻烦,寺正就审了这金口难开的女嫌犯几日。

整整十日,寥寥进展!

上有威压,下有民怨,教人如何不急、不怒?

主簿本也是稳重之人。

平素只消端坐书房,喝喝茶、理理文书便能安然度日的主簿,换谁来都稳重。如今这等抄录琐事,何时落到过他的头上?

一面抄,身侧还围着好几位大人物轮番盯视。旁人便罢了,关键是步世子尊驾凛然,教人如何不分心、不淌汗?

并非是步千弈做了什么引得上下畏怯,他甚至从始至终未曾言语。是步溪臣民源自心底的敬仰不容许自己失误,以免冲犯地神。

寺正横了眼颤巍巍的主簿,忙拉上他到步千弈面前赔礼。

步千弈倒是不甚在意,平淡地点点头,便再没别的表示。

大理寺卿侧首示意他们退下,主簿和寺正即刻得令,麻溜出了大狱。

宁展翻着十份近乎毫无二致的口供,细细研究。

景以承虽看得茫无头绪,仍报以求学之心,随宁展一纸一纸反复核验。

以宁最不擅推来测去,更没法按下心看些干巴巴的笔墨。以氏医书是他为数不多能硬着头皮拖拖拉拉读完的文籍,遂只侧立宁展身后,静观默察。

线索早在案发当日便搜罗完毕,整理成文,完好无缺递了上去。

诸般神速,盖因相关的证物、供词委实稀少,连主犯本人都好端端地候在行凶酒家坐等落网,省了缉拿的劲儿。小吏们许久未见气味直打脑壳的血腥场面,一时受了惊,却也不能把人放着不抓。

如此一来,案子想拖沓都难。

先前,步千弈将案情摸得个大差不离,此番乃是伴上宾同行,以全步溪待客之道,故对供词兴味索然。

他如常右手负后,左手虚握贴腹,目光定定望着高墙上唯一的光。

那是一扇人头大小的窄窗。

许是三位殿下凝思过甚,仅环顾四周的以宁,及听候差遣的寺卿,注意到几人身后默不作声的一男一女。

眼前进退无据,寺卿老练通达,对那身红衣识而不言,故作恍然道:“白公子,您来啦。”

步千弈和宁展循声回神,景以承则势要将那满纸的供词盯出洞来。

步千弈眼明身快,悠悠一侧便横在了宁展和宁佳与当中,轩然道:“雨妹妹,你怎么来了?”

“你们都能来。”宁佳与看了一圈,“我怎么不能?”

“此处幽暗阴冷,你不是最不愿来这湿答答的地方吗?”步千弈轻手带住她的腕子,边说边把她往外领,关切道:“地上不大干净,要不要我背你?”

宁佳与连连摆手,笑得难为情:“青哥哥,我又不是七岁小孩儿了......”

若是放在七岁,她会毫不犹豫地跳上背去。步千弈说得不错,如牢狱、菜场那类湿答答、脏兮兮的地界,她原是绝不肯踏足一步的。

倘偏要宁佳与踩上此地,她便提起衣摆,脚尖点地,小心翼翼地挪,边挪边恨声啜泣。

白歌时常借此嘲她水上漂的功夫便是这样才习得炉火纯青。

可宁展对此半点不知,只觉宁佳与一个黄泥都能当面脂往脸上抹的人,踩两脚水而已,何至于要他步千弈背来背去的?

步千弈目中无人,宁展沉着脸跟上,以、景二人亦然纵步追赶。

待以宁追至身侧,宁展即刻扭头,低声质疑:“亲哥哥?她何时又冒出个亲哥哥?我为何不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