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冲突开始(1 / 2)
半个月后,两国商谈仍在继续。曾?需要戎国拿出更多的赔偿,戎国则想一探应国的实力,再考虑戎国应该怎么做。
戎国使团除入京第一天依礼在朝堂上见过曾?后,在半个月的时间里,都和鸿胪寺的人打交道。
“五万匹宝马和五百箱金银珠宝委实太多。近年国库吃紧,只怕还得向百姓征缴。”
戎国使团中均是深谙戎国皇帝心思的人,都不约而同地觉得应国的要求难以应承下来。国内反对求和之声愈演愈烈,他们巴不得借此机会同应国交恶。
至于国内官员里有多少是真为戎国着想,多少是成了狄国的耳目,谁又说得清楚。
戎国二皇子慕容明彬自是知晓国内情况。他得了他的父亲的旨意,心里有给曾?的底数。目前应国提出的条件远远超过他们的底线。
慕容明彬虽也是皇帝喜爱的儿子,但样样比不上大皇子。
他若作为臣子自然理解皇帝的偏心,毕竟他做出的政绩远不如大皇子。可作为儿子时常觉得委屈,他认为是他没得到足够机会,没能展示其能力。
这次,慕容明彬在皇帝选人出使大应时,特意求皇帝派他来大应。他自有份心气在,一心想要把皇帝交代给他的事完成好。
戎国使团住的平康坊,里面的府邸皆是些达官显贵,夜夜丝竹绕梁,美人翩翩起舞,大应繁荣之象尽收眼帘。慕容明彬素来爱慕美色,府上藏有各国美人无数,但入京以来,不曾主动寻欢作乐,唯恐耽误大事。
他闲暇时候多是去京师转转,最远到东、西两市逛过,大应街市熙熙攘攘,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
鸿胪寺的官员总跟着他,美其名曰保护。
谈了这么多天,大应人依旧不松口。他们理亏在先,还摸不透大应的实力,只能滞留大应,在赔偿一事上磨下去。
这日,鸿胪寺的人与戎国使臣在磋商中起了争执。往日,在鸿胪寺卿的周旋下,总是大事化小,他难得不在时,双方争执格外激烈。
“我们带着诚意远道而来,不想贵国竟狮子大开口。”
最后,戎国使臣中一老者怒拍桌子,直截了当地说。
有一年轻官员彭琛,是今年的新科进士,刚入鸿胪寺,因其神仪明秀、能说会道,颇受重用。他闻言微微一笑,故作遗憾地摇了摇头,感叹道:“戎国堂堂大国竟不如狄国一小国识礼。”
此言一出,戎国使团皆对此人怒目而视,戎国二皇子慕容明彬尤甚,眼底露出一丝杀意。
狄国这些年不敢主动同戎国起正面冲突,暗地里没少做小动作,时不时骚扰戎国边境,惹得戎国民怨沸腾。前年,一边关将军更被奸细刺杀,朝野震惊。
追查下去,发觉那奸细和狄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戎国上下皆认定是狄国所为。
那边关将军正是慕容明彬的表兄,更是他从小到大的玩伴,情意匪浅。
此事一出,戎国想再度出兵灭了狄国。
狄国怎么都打不死。见戎国一来就打,打不过就带着百姓跑,同时找周边国家求救,再一次次反攻回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