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9女子学馆(2 / 2)

加入书签

祥瑞鞭乃原戎国镇国之宝,后由原戎国皇子,即狄国开国皇帝留在身边,在打下戎、狄两国后,祥瑞鞭由狄国太子献上,曾?便收于私库中。曾?听说和音以使鞭闻名,便知蒙尘的祥瑞鞭等来了它的主人。

面对曾?的赏赐和质疑,和音始终宠辱不惊,在曾?反复确认和音心怀天下、不慕名利后,曾?下定决心由和音担起弘德馆馆长重任。

设弘德馆一事是赵月华提议的。

在曾?决定授和音为将军时,赵月华就提起建女子学堂一事。对于老臣而言,曾?是赵家的儿媳,是赵家的母亲,他们能容忍曾?踩在他们的头上,可等到赵月华就不一样。赵月华头上还有两位兄长,怎么都轮不到赵月华。

他们能容忍一个苍苍暮年的女人站在那个位置上,能容忍一个发扬蹈厉的女人吗?赵月华对拥护赵家的臣子很是怀疑。

故而赵月华在与和音谈完祁人一事后,她在思索自己的未来时,灵光乍现,想到了天下百姓。若天下都只当女帝是昙花一现,赵月华就难以上位,就算拿下了朝中政权,所有人只当赵月华是个人人得以诛之的异类,危机四伏让她寝食难安。

既然和音当将军是个契机,赵月华就不会放过这个可以转变天下对女子看法的机会。

“阿娘,要让天下人转变浅薄之见,合该将恩泽遍及天下女子。例如依据宫中弘文馆,另建一座专供女子学习经史书法的学馆,让女子亦可有机会入朝当官。”

自古以来,男子读书以科考为重,学四书五经、君子六艺,而女子多是出身世家大族,才能得长辈执教或在家中受夫子教导,且女子读书以掌家为荣,学诗书礼法、女诫女训。至于音律丝竹、针指女红也是一名士族女子应会的。

弘文馆的生徒为皇亲国戚或三品以上的京官子孙,年龄在十四至十九岁,同比弘文馆的女子学馆招收的女子自然也是。可赵月华不满足于仅仅推动高官的女儿入学堂的风尚,她本想让可招收平民之子的国子监也开设女子学堂,但一切须徐徐图之。

四年来,赵月华在各地暗中捐款,兴建女子学堂,只招收五至十九岁的平民女子入学。学堂夫子易找,女子为帮扶家中或独自一人为求安身立命,欣然接受丰厚的报酬来教学,若女子学成才,就可以在学堂当夫子,教他人学习。可学生难觅。纵使是为学生免去学杂费用,且按照上课时长按日给予补贴。但效果不佳,鲜少有人家送女子入学。

急需要钱的,觉得卖女儿当婢女赚的钱更多。不需要钱的,担忧私人学堂会不会对孩子不利,不敢送人来。女子学堂学的经史书法,同男子学的一样,让人觉得这不是女子该学的。

这同赵月华起初设想的不一样,就算是平民,宁肯掏空家产支持儿子入学的不在少数。

后来,赵月华想明白了,平民百姓希冀孩子能够鲤鱼跃龙门,一举入仕。届时,就是光耀门楣的事。对于女子,从来没人抱以这么大的期待。朝廷也没有给过他们这样的期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