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教学开始(2 / 2)
众人听后不置可否。
有人忍不住可惜:“封大家早年丧夫,从此孤苦一生,无法同相爱之人白头偕老,实在唏嘘。”
少数几人包括殷知秋在内,动了动唇却没有回答,轻轻叹了口气。
徐念儿见众人无意再谈其余人,正要点评时,却被好事者寻机会讽刺一二。
“我倒觉得梁朝武帝的第二任皇后可以谈谈。歌姬出身,卑贱之躯,三生有幸沐浴君恩,得以母仪天下,却不知感恩,教导子女不力,连累太子被害,就算她悬梁自尽也抵消不了她的罪大恶极。想来,?不配位之人便该早早认清自己有几斤几两,自请下堂,不至于好为人师,误人子弟才是。这反面例子听听倒也能给咱提个醒儿。”
宰相明谦通之女看似文文静静,脸上总挂着一丝得体的笑容,这回说起话来却一反常态,夹枪带棒的,细品发觉她的笑意并未达到眼底。
其他学子听到她特意在“歌姬”二字上强调一二,便基本懂得这人真正想谈论什么,她是第一个私下在学子中间点出徐念儿歌姬出身的人,其他人却未料到她竟敢在学堂之上公开讽刺。
徐念儿听后,莞尔一笑,转而看向明相之女,问道:“依你之见,何人之德可为皇后?”
“所谓后妃贤德,除女子基本品德,应是有辅佐圣人之功,匡正帝王之失、劝谏帝王之过。可身为一国之母,担起辅佐圣人职责,唯有出身勋贵之家才配得。古来皆是如此。”明相之女侃侃而谈,志得意满。
“那王室之女可配得?”
“自然。”
“武帝第一任皇后之母乃权倾一时的长公主,其下场又当如何?”
明相之女哑口无言。
史书记载,梁武帝的第一任皇后无子失宠,又因骄横善妒,施以巫蛊之术为梁武帝废后。
“事实上,我无意评价诸位提及的皇后或才女是非功过。她们所处的时代会困住她们。”
学堂内,连同讥讽徐念儿的人在内都疑惑不解。
“史书有云,梁朝第一贤后在梁朝臣子心中是‘纵有贤?,惟家之索’,意在其临朝听政将国之不国。封大家撰写训诫女子书籍亦有可能是规劝贤后放权。”
在大应,曾?为帝,纵是赵家老臣也只敢私下发牢骚,谁敢当众再谈“牝鸡司晨、惟家之索”之言,遑论放权。学子中有几位知晓家中长辈心思、暗暗点头。
“然,我们所处的时代也会困住我等。故而读史可知古鉴今。诸位入弘德馆学习需修五年,五年后若通过终试,则可参加女子科考。若未通过,则照常归家。于尔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