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9剖白(1 / 2)

加入书签

广孝帝令人收了西京草图,又传旨摆好晚膳。不紧不慢用过之后,他擦拭着唇角,状似无意开口,

“如何了?”

田守回:“仍在偏殿。一动也未动。”

想了想,又补充道,“茶都未饮一口。”

广孝帝将帕子扔到地上,冷笑:“倒是好耐性!”

见帝王隐隐动怒,田守退后一步,愈发躬得像只鹌鹑。大气也不敢出。

“再过一个时辰,”广孝帝忽而起身,开口道,“叫他来见朕。”

如此,真就过了一个时辰,他才宣布可以觐见。

照旧是先前宣审崔妙璩的那间偏殿。照旧是掌灯宫婢逐个逐个点燃那些鎏金灯盏。画面整齐而优美,像是齐齐跳动一支无声的舞步。

烛光平平打在紫袍锦靴的男子身上,令他无所遁形。连影子都不能够出现。

而高坐于御案后的帝王,却始终藏在阴影中。叫人看不清他那一双龙目中究竟流露出来何种神色。

萧逸镇定自若施礼。

而后站定,静待帝王开口。

萧元宥不动声色观察他这位皇侄。

萧逸,表字子安。他是长沙王的长子,深得器重,自小以世子标准教养,以待未来袭爵。

是的。

袭爵。

萧元宏自封为景王时,仿佛毕生所愿便是要当个听话老实勤恳能干的藩王。他对皇位似乎真的毫无兴趣,也无半分野心。陆仲儿篡朝后几乎将萧齐皇室清洗个干净,连她名义上的儿子都不放过。独独对这个堂侄网开一面。

原因无他。萧元宏的母亲,是她的亲妹妹。

陆家先祖当年作为高祖的左膀右臂,立下了汗马功劳。家族男丁们一批又一批填埋于征伐四方的沙场中。死得多了,竟有了绝嗣之相。

到了陆仲儿这代,只两个女儿。

却一个贵为皇后,另一个,则是景王妃。

陆仲儿自己未能诞下皇子,便将亲妹子的儿子视若己出,常常召集景王妃与世子至宫中小住。

一来二去,景王妃,便上了太昌帝的龙榻。

世子萧元宏从此没了母亲。只有姨母。

然而皇帝姨爹与皇后姨母予他的宠爱却分毫未减。他如此这般长大,顺利袭爵。原可以当个富贵王爷,安享太平,代代相传直至王朝覆灭。然而有一天,他的姨母成了皇帝,那些从小与他一同长大的皇子们,被驱不异犬与鸡,狼狈不堪地奔向各个偏远藩地。

有的死在就藩路上,有的,险些死了。

萧元宏收到飞鸽传书,于是毅然抛下安定日子,罔顾圣令,率军冒死救下另一个堂弟。最后凭着女帝对他的格外开恩,只小惩大诫,降为郡王。

而他,这位为其以命相救的堂弟,此刻却端坐龙椅,无声审视着他唯一的儿子。

不是没有过流言蜚语。

猜测萧元宏左右逢源,心机颇深,绝不甘愿只当个郡王。而他心里却十分清楚,他这位堂兄,费尽心机,做了那么多他人看来或无用、或别有用心之事,究其根本,不过是因为,他是个热忱孤勇之人罢了。

因为亲眼目睹自己的生母,与一手拉拔自己长大的姨母同室操戈、手足相残,由是不愿再见到此类悲剧。

从本质上说,他与萧元宸,本是同一类人。

无怪二人一度惺惺相惜。

那么他的儿子呢?

他的儿子萧逸,也是这样的人吗?

萧逸,他是多么漂亮又伶俐的年轻儿郎。生机勃勃,能文能武。连他的母亲、他孩子们嫡亲的祖母,初初见到此人后,都发出扼腕叹息的感慨,

“皇帝为着储君之位殚精竭虑,老身见了,心里真不是滋味。天不垂怜,没给他也赐个萧逸一般的儿子。否则,皇帝何苦如此劳心?实不相瞒,老身见多大齐与西羌两地的少年郎君,真正堪称人中龙凤的,只有这萧逸,与他的义弟宋俭。”

一番话,将无意从旁偷听的他钉在原处。久久不得动弹。

与他二人相较,他的儿子们或苍白懦弱,或暴戾顽劣,简直像是鱼目遇上明珠,虺蛇撞见真龙,如何能不被比下去?

言者无心。然而听者却将这段话煅作烧红的烙铁,狠狠熨在心尖,成为令他倍感耻辱的黥刑。非连皮带肉不可削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