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4争论(1 / 2)

加入书签

杨村长一行人匆匆赶到村口,借着火把的光亮,看见村口整齐地站着一队将士。

杨秋山的目光在面前的将士身上一一扫过,心中一凛。

只见面前的将士们身姿挺拔,队列严整,一看便知训练有素,当年在军队中,恐怕也只有余将军手下的亲兵能与之相比。

杨村长见到杨秋山面色沉重,心中也暗自警惕,脚步下意识地放缓,身旁的族老和青壮们也都紧紧握住手中的武器,紧张地盯着眼前这支队伍。

就在众人满心戒备之时,队伍中走出一位身披盔甲的年轻女郎。

只见她身姿矫健,大步走到杨村长面前,抱拳行礼后道:“不知这位可是杨家村的村长?”

杨村长一怔,连忙拱手回礼,道:“正是老朽,不知将军所来何事?”

杨村长以往见到的官员小吏,哪个不是趾高气昂,从不把他这等黔首放在眼中,这般主动行礼,倒是头一遭,他心里不禁泛起一丝好奇。

女郎朗声道:“我乃是福佑公主麾下校尉风青澜,奉公主之命,前来护送靠近阳山关的村镇撤离。”

杨村长瞪大双眼,几次张口又闭上,片刻后才找回声音:“不知风校尉所言撤离,是什么意思?”

风青澜神色镇定,目光扫视了一圈众人,朗声道:“如今夷族叩关,阳山关局势危急,福佑公主心系黔首安危,特命我等前来,组织周边村镇撤离,以避战火。”

杨家村众人闻言,面面相觑。

他们以往从未听闻打仗前还有人组织百姓先撤退的,倒是四处抓捕壮丁、强征入伍的事儿听了不少,一时间,众人心中满是怀疑与犹豫。

风青澜瞧出面前村人的迟疑,对此她早已见怪不怪,此前走访的五个村子皆是这般态度。

她耐心解释道:“诸位可以回去商讨一番,我们之后还要前往另外两个村子,大概三日后会再次途经贵村,届时,若诸位觉得留在村中危险,可选择与我们一同离开,诸位请放心,此事全凭自愿,绝不强迫。”

杨村长皱着眉,沉思片刻后,再次看向风青澜,问道:“风校尉,不知公主安排我们撤往何处?”

风青澜道:“村长放心,公主早已安排妥当,撤离之地乃是靠近安州,有军队驻守,可保大家的安全和衣食。”

这时,一直站在杨村长身后的阿松忍不住开口,声音中透着几分焦急:“那我们的田地和房子怎么办,就这么扔下不管了?”

风青澜神色一正,严肃道:“战事当前,保住性命才是首要之事,待日后局势平定,大家自可回来重建家园,若此刻因贪恋身外之物,丢了性命,可就得不偿失了。”

杨秋山见风青澜似未明白阿松的意思,上前一步,拱手道:“风校尉,我等担忧的是,待我等离开后,田地恐被他人占据,日后归来,恐怕直接沦为流民。”

风青澜闻言,想起在出发之前,李相宜对他的交待,于是道:“诸位且放心,公主已经吩咐各县将户籍地契全部誊抄一遍,保存在公主府中。”

杨村长和杨秋山对视一眼,而后,杨村长转过头对风青澜拱手道:“风校尉,此事关乎全村人的生死存亡,我们还需再商议一番。三日后,风校尉再来时,我们定给你答复。”

风青澜颔首道:“村长无需多礼,此事重大,确实该慎重考虑,三日后我们会准时到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