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74喜讯(1 / 2)

加入书签

一行人穿过错综复杂的顶轮教老巢,留下侍卫和金吾卫清剿余孽、解救百姓。

重任在肩,萧越与乔家人分道扬镳,带着残兵与俘虏,率部向西,直奔镇西军大营。

乔婉眠等人则折返寻找马车,改道前往宁城。

平原苍茫,高山险峻。这一趟,乔婉眠才真正意识到自己脚下的土地是何等残酷。

回到官道,马车已被护卫从地宫中抬上路面。路上的血迹大部分渗入泥土,余下的凝结成暗红色的斑块,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血腥味。

路旁,残破的尸首堆积如山,有人在尸体旁痛哭,不肯松手。

重伤者躺在地上,为防冻死,身上盖着层层叠叠的死人衣裳,奄奄一息地等待医者。

伤残者靠在一起,低声比较功勋,尚能行动的,则面色沉重地捡拾枯枝,垒在尸体旁。

夕阳昏沉,将天际染成血色。

寒鸦与秃鹫在头顶盘旋,深林中偶尔传来夜?的凄厉叫声。

车轮辘辘转动,这一幕幕如同黑色剪影,烙印在乔婉眠心中。

她握着桑耳的手,低声问:“这样算战争吗?”

桑耳点头,“每一次斗争、每一条命,都是一场战争。这把火,一旦点燃,便永无止境。”

乔婉眠:“顶轮教的人呢?怎么处理?”

敛剑停下为启束处理伤口的手,“受骗女子都换上死人衣服跟在咱们后面了,剩下几个齐国的都被主子带走,带到大营斩首。”

启束疼得呲牙咧嘴,“那些败类有资格穿白衣,证明他们至少说骗过一户冬人家走上绝路,死有余辜。”乔婉眠转头看他,见他顶着一颗光秃秃的脑袋,满脸青肿,眼睛只剩一条缝,心中虽为伤亡苦涩,却忍不住泛起一丝笑意。

“笑什么?你不是菩萨心肠吗?”启束不满地嘟囔。

乔婉眠赶紧解释:“还记得吗,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是我眼睛肿,这次轮到你了,这就是‘风水轮流转’吧。”

启束揶揄道:“要跟萧越过日子的人,也变得跟他一样铁石心肠。”

乔婉眠往桑耳身后钻,“别瞎说,谁要与他过日子……”

说话间,一行人到了岔路口,拐上去宁城的路。

每行一里,空气便干燥一分。大风一刮,血管里的水分都被带走。

乔婉眠只要停下喝茶,嘴唇便会皲裂起皮,直到启束教她将炸糖果子的油涂在唇上,才稍有好转,但脸仍绷得厉害。

一行人皆来自潮湿温暖之地,对干燥极不习惯,只得翻倍喝水,时常停车解手。

耽误一日后,才远远看见宁城黑压压的城墙巍然矗立。

启束遥遥叹:“宁城城墙与城门皆以穿水岩石砖垒砌。都说‘滴水穿石’,但这石头倔得很,水都穿不透,故得此名。宁城自古为边防重地,屯兵之城,与这石头倒是相得益彰。”

乔婉眠抬眼望去,只见城墙高耸,庄严肃穆。

城门口守着许多士兵与百姓,脸上皆带着不善之色,甚至毫不掩饰敌意。

马车在众人注视下缓缓驶过门楼。

“还我仙师!”

一声怒吼骤然响起,两旁的民众纷纷朝他们投掷烂菜叶与臭鸡蛋。

乔婉眠瞳孔放大,不安问:“怎么回事?”

“暂时的误会罢了。”启束悠悠答,“探子昨日来报过,林之和林如海的消息都已传到宁城,外加城里的顶轮教仙师一夜消失,变化太大,人们一时接受不了也正常。”

鸡蛋真的好臭,乔婉眠几欲作呕,捏着鼻子问:“那怎么办?”

启束指了指严阵以待的敛剑,“咱们人手足够,这些百姓也就这会儿威风。待他们知道自己上当受骗,怕是悔得肠子都青了。”

乔诚身为西原首富,产业遍布各地。乔婉眠与几位相熟之人被安排进了一处最大的宅院。行李还未卸下,便有快马送来萧越的信。

上书“乔氏婉眠亲启”。

启束兴冲冲凑过去,瞥了一眼信封,便翻着白眼,一瘸一拐地躲远。

乔婉眠的脸瞬间红如海棠果,撕开信封。

她边看边汇报:“大人说,他已将顶轮教余孽尽数斩首。他还说,林之并未说谎,镇西军的确不足五万,且军心涣散,武艺参差,根本不足以拱卫边境。他正加急训练,收拢军心,希望未来能有一战之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