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1 / 2)
到了傍晚,码头商船的伙计送来了一大箱的东西。
“是林飘沈鸿家吧?”
林飘点头:“是这里,这是什么?”
“祁县那边送过来的,那边不是有个叫什么淘宝阁的店吗?托我们当家的带过来的,你自己打开看吧。”
林飘有些意外的看着那一口大箱子,他们安定下来之后就马上写了信回去,告诉了家里的他们在州府落脚的情况,还告诉了了他们地址,告诉他们有事可以常写信往来,本来以为会等回来一封信,结果没想到居然等来了那么大一口箱子。
待人走了林飘和二婶子打开箱子一看,里面满满当当都是他们的衣服,件件都是崭新的,看得出来都是特意为他们准备的。
因为他们是夏天来的,虽然是夏末,但夏末秋初依然很热,他们大部分带的都是夏天的轻薄衣衫,秋衣只随便带了几件。
这里面全是秋衣,从入秋的最薄款到寒风起后的加厚款,还有不少他们几个人的帕子,鞋子,日用品里能顾上的都捎过来一大箱。
衣服的表面上还放了好几封信,各自用信封装着,外面写着不同的名字,李灵岳,娟儿与小月,郑秋与大壮。
二柱当先把手伸向了写着李灵岳几个字的那封信:“我倒要看看他能放出什么香屁来。”
二婶子去拆郑秋与大壮那封,林飘便打开了娟儿和小月的信封。
娟儿和小月是合写的,在信中写到。
小嫂子,我们在铺子里做事,每日都很想你们,每天回到家里瞧不见你们,家里一下冷清了许多,也没人和二狗哥斗嘴了,二狗哥最近都总念叨不知道你们要考多久才回来,秋季的新衣服已经在准备了,缝制了许多却见不着你们,不知道沈鸿哥二柱哥有没有长高长壮,怕他们穿不了,所以特意将衣裤做大了一些些,听说越是外面越费银钱,万事都要花销,外面的总不如家里好,便将秋日的一应东西备下了,望小嫂子与二婶子喜欢。
林飘看得差点抹泪,转头和沈鸿说话:“娟儿和小月说回了家看不着我们家里太冷清,咱们这里也是,有时候空落落的。”
沈鸿看着嫂嫂兴高采烈又感动忧伤的样子:“嫂嫂,考完我们便会去了,若是再往上走,稳定下来依然可以一家人住在一起。”
林飘点点头:“嗯,到时候咱们住更大的房子,一人一个大院子。”
二婶子凑过来安慰他,把手上的信和他一起看,郑秋和大壮的信里写着最近同喜楼的经营状况。
在州府可一切都好?我们
在县府一切都好同喜楼又招了两个伙计大壮已经能管得住场面了就连算账先生都说他学得好学得快账面都能叫他捋得清清楚楚如今县府天气稍微冷了些不像之前那么热得恼人爱吃热菜的客人也多了起来你们在州府花销大我们听人传来消息说温家的船被劫了看见你们报平安的消息一颗心才落进肚子里你们在信中只说州府好却不说险些遭了难报喜不报忧不知你们银钱够不够箱子底那件最厚的衮毛外衫里面夹着五百两银票望你们在州府一切都好多加餐家中一切都好银钱充足。
二婶子把衣服全都翻出来找到了那件衣服在里面一摸果然摸出了一个缝得整整齐齐的小布包打开一看里面是五张一百两的银票。
二婶子把小布包捂在心口只觉得暖心窝子这就是过日子的奔头这日子过得比她过往三十年都要暖心二婶子还是第一次这么被人惦记着还是那么多人有些忍不住垂泪。
林飘安慰了他一会凑过去看二狗的信。
“二狗写什么了啊?”
二柱撇了撇嘴:“他狗嘴吐得出什么象牙?就说他会好好考试问候小嫂子问候沈鸿问候我们到时候咱们一家子一起发达。”
林飘看了一眼嘴角忍不住
抽动看到了其中一段。
或许我的确是科举的料子并不适合做一个奸商最近闲来无事去同喜楼做了一段时间
二狗的信是唯一一封能叫人笑出来的连沈鸿看了都忍不住笑了笑二柱更是嫌弃得没个好眼神给这封信。
“这臭德行还装模作样的不肯下山了被打活该。”
他们几人收拾好箱子里的衣服各自的衣服各自拿回自己的房间去放着然后出来围坐在桌边继续品鉴这几封信并且就着逐渐昏暗的天光和点起的灯火开始写回信。
林飘看向沈鸿:“娟儿她们喜欢漂亮的布我这几日去布行看看这边的布行更大肯定有更好的花色和料子到时候我凑些州府里的新鲜东西也装一箱子送回去。”
沈鸿点头:“这里有一家青竹斋纸笔做得很不错可以送一些回去。”
二婶子想了想:“这糕点放不住吃食家里也不缺不过这边有一种干菜
,泡水烫一烫就能吃,爽脆可口,在县府的时候没怎么见过,这些干货可以弄些回去。
二柱琢磨了一会:“我看街上那些卖小玩意的都挺新鲜的,县府没怎么见过那些样式,弄些回去娟儿小月肯定喜欢。
他们商量了一会,决定之后几天好好搜集搜集,定好主意之后便各自回了房间。
林飘当夜歇下,结果第二天还没到同喜楼,就听见别人在议论,嘀嘀咕咕的,林飘隐隐约约听见同喜楼几个字,心想同喜楼怎么了?便凑上去偷听。
“你听说了吗?同喜楼的菜吃死人了?我就说这么好吃肯定是有问题,菜里绝对加了什么不该加的,也不知道是什么邪方子,一闻就要把人魂勾去了,我孩子每次从哪里路过,看见哪里的烤串眼睛直勾勾的都走不动道。
“小地方来的是这样,什么歪门邪道都敢用,只要能赚银钱,哪有良心可说啊,之前我一个堂兄,病得不行了,来了个游方道士,也是小地方来的,说什么隐居在山里,给他开了一剂药,那可厉害了,一剂下去生龙活虎马上就好了,结果呢?那道士前脚走,没两天人后脚就不行了,这些东西邪着呢!
“是谁死了啊?
“好像就是隔壁街的谁,他儿子媳妇孝顺,听说有好吃的就去买给她吃,说是之前胃口不好吃不下东西,吃着同喜楼的是胃口也开了,饭也吃了,结果吃完当夜就死了。
林飘:“???
他就睡个觉的功夫,怎么一醒过来天就变了?
州府的天气这么难把握吗?
林飘快步赶去同喜楼,果然就看见同喜楼四周都被围了起来,不少看热闹的在门口指指点点,同喜楼里的客人也几乎少了百分之九十,剩下百分之十坐在位置上还在嘀咕:“奇怪了,今天居然这么清净,外面站这么多人干什么?
林飘走进后厨,就看见二婶子一边做菜一边愁眉苦脸,一见着林飘才松了一口气:“飘儿,你好歹来了,咱们可遇上事了。
“咋了?我们的菜没问题啊,怎么会吃死人?林飘根本不信这一套,想到昨天的事情:“好好的哪有这么多事情,一定是聚鲜楼做的手脚,昨天他们来示威,我们不是没答应吗?
二婶子心里可难受了:“咱们就开这么一个小酒楼,还没他们那边一半大,有必要这样吗?
“谁知道他们的,既然说我们的菜吃死了的人。林飘看向一旁的伙计:“你去打听到底死的谁,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既然要闹,咱们就来把事情明明阿白白的掰扯清楚。
伙计点头快步跑了出去。
林飘派人出去打听消息,把
消息传回来的时候他简直是笑了,那个据说吃了他们家东西死掉的人,的确是真实存在的,也不是什么编出来的故事,但那个人是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在这个年代都算长寿老人了,本来就缠绵病榻看着要不行了,一直不太吃得下饭,老太条家里的人有孝心,有好吃的都想着老太太,给她送去尝尝鲜,可能是老太太回光返照,舒坦的吃了一顿,还直夸好吃,然后夜里人就没了。
这也能怪到他们同喜楼的头上来?还有没有天理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