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坟山避雨(2 / 2)

加入书签

乔家村的庄稼人没办法,便只能趁着没下雨的时候将地里的土豆挖起,所以这段时日,淋雨已经成为常态。

乔小遇这具身体的原身便是因为淋雨的缘故,发高烧去了的。令人唏嘘的是,乔冉安夫妻俩当日归家后只顾着猪圈里那四头嗷嗷急吼的猪仔的吃食,也没忙得及烧点热水让孩子将衣服换下……

原身乔小遇在跟傅娘子说了头疼后,傅娘子竟也只是让她蒙着被子睡一觉,说是发出汗便好了,连孩子何时去了、何时换了都不知道……

乔小遇清醒过来时,心里本还对乔冉安和傅娘子颇多怨言,可等她摸清楚这家里情况后,那怨言早化成了迷茫。

不是当爹娘的不疼爱子女,而是家里本就有许多事挂在他们身上使他们无暇顾及。

今日傅娘子没有让乔小遇跟着挖,只是使了她去抹粘在土豆上的泥,这般回去后土豆会好分拣,也算是对女儿的照顾了。

这照顾仅到此处,须知这湾子里的黄泥染过的不仅是为父为母的那一辈人,而乔小遇他们这一辈是从泥里生出来的。

想回去吗?

前提是她得知道怎么回去。没了这前提,之后的思虑便等同于徒然,等于笑话。

那便失了信心,就此呆在坑底么?这种假设在人还未被命运的绳索勒得窒息前,便被乔小遇否了。

折回当下的真实……

乔家村统共七十多户人家,守着的土地山林却多是些贫瘠之地。乔小遇到这里后,还没有机会出远门,但看着家里每日都蒸些玉米面来吃,做的菜不是煮土豆就是煮野菜,便知这家里的经济情况相当拮据。

好在勉强可以吃饱吧,但也只是暂时罢了。

乔小遇听傅娘子烧火时对乔冉安抱怨过一些事,知道入冬后家里玉米面就跟不上了,乔冉安寻思着去借点荞麦种子撒下,等秋天打上来便可以用荞面和着玉米面蒸了做饭,大抵能捱过去……

自己都用“捱”这样的字眼去形容了……这一家的生活都被忙碌、贫乏、焦虑这类字眼所充斥,而村里大多数人家似乎都是这样过的。

乔小遇“得益”于幼年时被父母扔在乡下靠奶奶养活的那段日子,对穿越后的农家生活还算适应得快,但这并不代表她能接受当下所处的情境。

“便走一步算一步吧,说道什么山穷水尽……”

她的思绪被一道撕裂阴云的雷光拉回,看向远处泥地里的那堆土豆的视线也渐渐染上了一丝温度,轻声说道:“上头那层土豆被雨打过,浆泥也就不见了,倒是省了些事啊。”

“你这孩子惯会躲懒。”傅娘子笑骂了声,眼角的皱纹稍稍舒展开来。

“娘,这雨怕还要下哩,不如等一会儿雨势小些,咱们拿了伞遮着去旁边的陆家坟里躲一躲吧。”乔小遇侧头对傅娘子笑着说道。

乔小遇这个原身的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