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南境平叛(2 / 2)
“立碑?”随行的荀县令眼睛一亮!这乔小遇居然没牵扯上陆氏,还把村民的自发行为定性为官府教化之功,这样的话,他的升迁考评可有得写了!但他心里明白乔小遇这请求来得突兀又直接,尤其在陆桓已经脱离了陆氏之后,她这言辞简直来得毫无倚仗,一不小心便会得罪人。
荀县令急忙掩下喜色,先斥道:“能不能立德政碑得看上面的议事结果,村民一腔报国之心本官也是感慨万分,只是如今战事焦灼,你这小女子已然想及日后声名,这点是否太过功利?”
陈盎闻言也是轻轻点头,他目光炯炯,倒是想看看乔小遇如何作答。
乔小遇心里知道这话由荀县令问,倒没有那么难以回答了。她壮了胆子,直接道:“若说功利也是有的,但民女这般想法也是为了生活在这里的村民。若日后有德政碑在此,定会有不少学子慕名而来,彼时这湾子也不再掩于高山之中,大家的日子才会有奔头。”
她言辞恳切,陈盎闻言后也是抚须赞道:“为民谋利,这样的功利怎么能算功利呢?”众人听罢不由得大笑起来。
多年之后,乔小遇回想起这个下午,依旧能清晰地记得在拖罗河面上的浮光跃金,一如她跳跃的心脏般虔诚。
村民们只当她胆子够大,而陈军监也是说话算话,官家竟真的为此地设了块德政碑,所涉官员就此官运亨通、青云直上,乔家村的村民无不以此为傲,而这件事仅仅是拖罗河湾扬名四方的开始。
男人在山里使了力气活将木头拉下山坡,小童们赶着黄牛将木头拉到河边,女人们合力将木头滚入大河中,看着它们顺流而下……这样的情景令沿河两岸的民众十分感慨,也足够激奋人心。覆巢之下,没有小家求全,是以国中上下齐心共渡,这才是官家决定在响应政令最迅速的河源立碑的原因。
十月雨临,叛军囤聚广南,双方拉锯情势已成。
春寒料峭,叛军围堵广南府,城中补给断绝,百姓不顾法令杀牛给城中守军送去,秦王知情后声泪惧下,自道食牛者与杀牛者同罪,只大敌当前,不得不为民枉顾国法,一旦战事结束,自请依法论处。
五月雾蒙,一向因醉心木工被朝臣参奏的赵王创出了新型的攻城剑弩和火炮,赵王随军参战,一面根据射程和当地矿产等因素调整作战装备,使夏军大大降低了伤亡。
夏军渐渐扭转战势,开始向南遣军收复失地。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随赵王声名鹊起的,还有木机公子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