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章 猪油拌粉(1 / 2)
静尘将王文茵带到前院东边的禅房内。
屋内有位体态龙钟的老尼坐在蒲团上打坐,见静尘带着一名十岁左右的女娃进门,眼中闪过一抹诧色。
这是住持妙善第一次与王文茵见面,之前听静尘提及,说她是蔡家二房夫人的远房亲戚,因家道中落,来京城投奔未婚夫家,不想却被退了亲,又感染了时疫,蔡府不便容留她,让门房将她们姐弟送来福田院静养,只留下一锭银子,之后便再也没了音讯。
蔡家二房夫人的来历妙善是知道的,虽是前朝宰相之女,但王家早已没落。兼之当今太后对新党成员颇为憎恶,蔡家长房相公已被贬去蜀地,她自然是没将这位蔡家二房夫人的远房侄女放在心上,任由她们姐弟二人自生自灭。
不想,今日一见这王家小娘子,年纪虽幼,周身气度却是不凡,心里不禁疑惑,莫非是自己看走眼了?若眼前这位王家小娘子并非什么蔡家二房夫人的远房亲戚,而是她的嫡亲侄女,那岂不是给自己接手了一个烫手山芋?
妙善不动声色颔首:“王小娘子,身体贵恙?”
王文茵向妙善行了一礼,道:“多谢师太照拂,已无大碍。”
妙善闻言尴尬一笑,抬手示意徒弟:“静尘,给王小娘子看座。”
“王小娘子,请上座。”静尘将王文茵请到榻上就坐,奉上一盏茶后又退到一旁站定。
“小娘子来静缘庵已有一段时日,我本应该亲自去探望你的,奈何前段时日感染了风寒,我这徒儿坚持不肯让我出门见客,还望小娘子见谅。”
妙善这老尼睁着眼说瞎话倒是脸不红心不跳的。
王文茵是通透人,自然知道以自己目前的处境,别说妙善不知道自己的来历,就算知道也未必见得会对她另眼相待,便客套道:“师太不必多礼,您肯收留我们姐弟二人,我已是感激不尽。”
妙善暗想,这王小娘子小小年纪就学会打官腔,定是从小耳濡目染,看来她即便不是蔡家二房夫人的嫡亲侄女,也是大户人家出身,怠慢不得。
“不知小娘子家中可还有亲人?”
“不瞒师太,老家尚有一个二叔,因其非我祖母亲生,与我们姐弟早已断了联系。”
妙善叹了口气表示同情,又追问道:“小娘子与蔡家二夫人可是近亲?”
王文茵断然摇头:“不是。”
她倒不是想骗妙善,而是在她看来二姑母不顾亲情天寒地冻将她们姐弟赶出门,定是想跟他们划清界限,自己又何必上赶着讨人嫌,不如断了这门亲来得爽利。
这显然是出乎妙善的预料,看来王家姐弟并非那位传说中的前朝宰相之孙。
“如此看来,小娘子在汴京城已是无亲无故?”
“正是如此。”王文茵很坦然。
妙善心想,既然你没什么靠山,那我也没义务救济你,便婉转道:“小娘子今后有何打算?”
“我想留在此处。”王文茵直言。
妙善倒吸一口气,心里有些不爽,脸上还维持着官方笑容:“小娘子可知,静缘庵虽为福田院,救助的却是鳏寡孤独、老弱病残之人。小娘子既已痊愈,且还如此年轻,不宜在此处久留,还是另谋出路为好。”
王文茵笑笑:“师太,您误解我的意思了。”
妙善挑起一边眉毛:“此话怎讲?”
“我的意思是,我想留在此处帮静缘庵另谋出路。”王文茵端起茶杯呷一口茶。
“嘶??”静尘闻言嗤笑,这个王小娘子还真是不知天高地厚,竟敢当着师父的面大言不惭。
妙善的眼角风扫向静尘,示意她做好表情管理,虽然她自己也有同样的想法,不过身为出家人要持戒打诳语,岂能将内心所想写到脸上供人瞻仰。
“咳……”妙善极力控制自己的表情:“不知王小娘子打算如何帮静缘庵另谋出路?”
王文茵放下茶杯,视线投向盛过米粉的那只空碗:“师太可吃了我做的米粉?”
妙善似乎这才想起将王文茵唤来此处的目的,眼神不由自主也看向那只空碗,脸上讪讪,刻意强调:“这碗米粉我只浅浅尝了一筷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