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第八章 制定工资(1 / 2)
翌日寅时,天还没亮,王文茵偕同张二嫂、王大崔,推着满载米粉和原汤肉丝的轱辘车下山去送货了。
他们三人一路从村口挨家挨户上门送货,昨日预订鲜米粉的农户一共14家,按每户六口人折算,每人每顿一碗米粉(200克/碗),宋代底层人民一日只吃两顿饭,所以平均下来每户置换约四宋斤陈年籼米。【注1】
张二嫂提着一杆王文茵自制的简易杆秤,将鲜米粉与早籼米轮番装在竹篮里,另一头坠一块石头,简单粗暴又原始的以物换物就完成了。
送完村子里的米粉,接近卯时(日出,又名破晓,凌晨五点至七点),三人已经来到了文家山庄的大门口。护院一早就得了大管家的吩咐,见王文茵他们三人推着轱辘车到来,便将他们从偏门一路引入主人灶房所在的东院。
大管家早已在此等候,一见到王文茵就乐呵呵迎上前来,拱手道:“小娘子果真守信,说卯时前到就卯时前到。”
王文茵行了一礼,吟吟笑道:“院公过奖。”回身指了指车上用稻草麻布裹着的陶罐和木桶:“请院公清点货物。”
大管家走到轱辘车前,掀开两只陶罐的盖子,一只里面装的是莹白如玉的鲜米粉,另一只里面装的是肉丝码子,因天气寒冷码子表面已结了一层厚厚的肥白油脂。
大管家疑惑:“小娘子,这便是你说的底汤?”
“不,这是码子。”王文茵打开另外那只木桶的盖子:“这才是底汤。”
底汤表层也漂浮着油脂,乍一看令人有些反胃,大管家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了:“小娘子,你确定这东西好吃?”
王文茵顿首:“底汤与码子皆由豚肉(猪肉)所制,冬日天气寒凉,豚肉里的油脂会凝固,待加热过后便会呈现出不同的效果。”
在北宋的上层阶级眼里豚肉(猪肉)是贱食,羊肉才是高贵的食物,尤其像文家这种官宦世家,别说主人连仆从下人都很少吃猪肉。是以王文茵提出做原汤肉丝粉需用到豚肉时,大管家是拒绝的,这么低贱的肉怎么能让老夫人食用?
可王文茵再三保证,她能做出让他们改观的豚肉来,最后还是文安世拍板,把这事儿给定下了。
大管家拧眉看着王文茵将码子表面那层厚厚的油脂用勺子刮下来放入金碗中【注4】,撒了点葱花和盐提味,再舀几勺加热至滚烫的底汤进去冲开。随后用开水汆烫鲜米粉约六弹指(60秒)【注5】,捞出后用笊篱沥干水再配入汤汁内,最后将熬好的豚肉码子盖在原汤粉上,鲜香四溢的原汤肉丝粉就完成了。【注6】
王文茵将原汤肉丝粉送到大管家面前请他品尝。
张二嫂跟王大崔情不自禁地吞了吞口水。
大管家勉为其难地拿起筷子来尝了一口,脸上表情瞬间从嫌弃转为惊讶,不敢置信似的又吸了一大口汤汁,差点没把舌头给烫掉。
“小娘子,这汤粉……真的是用豚肉做的?”
王文茵眯着眼笑:“如假包换。”
大管家囫囵吞将一碗米粉嗦进肚子里,满足地长出一口气:“想不到豚肉居然能做出如此美味来,当真是鲜掉眉毛啊!”
王文茵几人掩嘴偷乐,心说:就知道会是这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