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第二十一章(2 / 2)
“米线,就是用大米做的汤饼。”张二嫂将竹筒做的简易碗里备好的猪油拌粉分发给围观群众:“免费的,大伙儿先尝尝味儿,好吃就买,不好吃反正也不要钱。”
一听是免费的,众人纷纷伸手要了一份,不吃白不吃,尝一口看看是啥味儿。结果,尝过味儿的人眼睛瞬间就亮了,这口感跟寻常的汤饼全然不同,甚至比寻常的汤饼更滑溜爽口。
王文茵适时将草绳捆缚的一包包干米线展示给众人看:“大伙儿吃的便是这干米线,买回去放热水里汆烫片刻,再拌上猪油调料就能吃,方便又美味,营养又健康。”
“小娘子,这干米线卖几个钱?”
“1斤48文钱。”王文茵特地强调:“1斤干米线泡水后变成三斤湿米线,能做六七碗猪油拌粉呢,是不是很合算呀?”
“合算,合算。”有人已经迫不及待掏出了铜钱:“小娘子,给我三斤。”
“得嘞,三斤米线收您144文钱。”
“我要两斤。”
“好的,没问题,96文。”
……
这才半天功夫,90斤干米线一售而空,王文茵有些后悔米线带少了。
“哎呀,早知道生意这么好,咱们就应该多做一点米线,囤他个几百斤再来卖。”张二嫂精神亢奋,第一次出来做买卖,小半天就卖空了,这谁受得了啊。
王文茵心想,要是张二嫂看到后世的人直播带货,一秒清空,不知道会是什么表情。
“不用急,来日方长。”王文茵故作云淡风轻道:“目前市面上还没有竞争对手,这干米线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被仿制出来的,咱们还能再卖一阵子呢。”
“那倒是。”张二嫂喜滋滋道:“十七道工序呢,咋能说模仿就模仿的,除非他们像小娘子这般聪慧,还能自个儿设计??床子榨米线。”
王文茵被她夸得冷汗都出来了,?,这可不是我自己发明的啊,但说实话你们又不会信,算了,将错就错吧,反正也没违背历史规律不是。
“咱们这就收摊吧。”王文茵摸了摸袋子里沉甸甸的铜钱,“顺道再买些早籼米带回去,剩下的粮食已经不够用了。”
张二嫂哎了一声,手脚麻利地将炉子灭了,再同李三毛一起把摊位收拢放到轱辘车上,三人推着轱辘车往城门方向走去。途中看到有农民出来卖自家产的早籼米,便以600文一石的价格买了5石回去。
第二日出摊又带了94斤干米线,原以为这日不是赶集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