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背景色:字体:[很小标准很大]

76第七十六章(1 / 2)

加入书签

王文茵没料到苏轼忽然提出这个问题来,怔愣半晌道:“大人为何有此一问?”

苏轼道:“起先你说你去过太虚幻境,我权当你是在说笑呢,即便你做的这些菜肴和米线,还有那个水泥混凝土都是我未曾见过的东西,但我朝疆域广袤,民间风物繁多,许是介甫兄生前在游历途中见识过记载下来的也未尝可知。”

“那大人为何又信……”

“我为何又信以为真?”苏轼笑道:“直觉。未曾见过的事物不代表它就不存在,对于异象可以不信,却不可以不敬。偏偏老夫又是好奇心极重之人,若真有太虚幻境存在,即便不能亲自前往,能从你这儿探听一二,又未尝不是一件幸事。”

原来如此。

王文茵从来没想过要对苏轼隐瞒自己的奇幻经历,相反能跟自己信赖的人分享见闻远比自己一人独享要快乐多了。她将自己感染时疫人事不省之时,进入太虚幻境穿越去了后世的所见所闻一五一十告诉了苏轼。

苏轼新奇地听着王文茵描述了一个千年后的朝代,那里的人吃的穿的行的住的与这个朝代是多么的不同。原来一千年以后人真的可以在天上飞,还能飞到月亮上去;原来月亮上没有嫦娥吴广,没有特殊的机器辅助,人甚至都不能生存;原来千年以后坐什么“高铁”从汴京到临安只需不到三个时辰;原来现代人已经不再写信,他们可以随时随地用“智能手机”联络,还能看见彼此……

“千年后的人还用得着吃饭吗?”苏轼冷不丁冒出一个无比幼稚滑稽的问题来。

王文茵咯咯笑,“吃呀,千年后的人跟咱们朝代的人并无太大区别,若说有那便是比咱们个子更高一些,身体更强壮些,肥胖的人更多一些。当然也不是所有人都肥壮,现代人以瘦为美,他们为了好看甚至还绝食不吃东西哩。”

苏轼啧啧摇头,“不敢想象千年后物产竟如此丰饶,丰饶到有人要靠绝食来维持美丽。”

“其实物产丰饶也只是近二三十年的事,在这之前这个国家一度被外族入侵,差点覆灭,所幸有天选之人降临,将国家和百姓拯救于危难之中,才有了后来的富强繁荣。”

苏轼深以为然:“可见不管是哪个朝代,百姓想要安居乐业都得有英明神武、心怀天下的领导人啊。”

“大人说的是。”联想到不久的将来北宋王朝即将迎来一位不着调的文艺青年登基为帝,整个王朝因他的昏庸无能最终走向灭亡,王文茵的内心控制不住涌起一股悲凉寒意。

苏轼张了张嘴,似乎想问什么,话出口时却是:“后世的人闲暇时可有什么消遣娱乐?”

说起消遣娱乐,王文茵的心情顿时又亮堂起来,“后世的消遣可多了,跟咱们一样,现代人闲时也喜欢看戏、听曲、抚琴、喝茶、饮酒、游宴、踏春、泛舟、投壶、弈棋、双陆等活动,只是叫法上略有不同。”

“哦,那现代人是如何称呼这些休闲活动的呢?”苏轼感兴趣道。

“后世的人管游山玩水叫旅游,从自己住的城去到别人住的城叫度假,登高望远叫徒步,野外风餐露宿叫露营,蹴鞠叫踢足球,还为此开展了国与国之间的比赛,不过咱们的后人蹴鞠水平嘛……咳……不提也罢。”

苏轼扼腕叹息:“蹴鞠可是我国源远流长的一项传统活动,怎地到了后世却没能将这优良传统传承下去呢?”

王文茵尬笑,“后世之人管他们的国家足球队叫‘国运平衡器’,意即足球踢得越烂国运便越强,嘿嘿。”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