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第七十七章(2 / 2)
“陈武说的没错,这烟花的诞生离不开火药的发明,可以说烟花就是火药的伴生品。唐朝的时候烟花还是作为军用的烟雾信号,到了咱们大宋朝烟花便成了节日庆典的表演嘉宾咯。”苏轼道。【注1】
“苏大人可知火药是何人发明的?”
陈武对火药火器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家时经常缠着兄长陈斌问东问西,可兄长却以保密为由从不肯对他泄露一个字,还是文安世将自己从书上看来的关于火药的知识传授与他,他才对火药略知一二。
“火药是何人发明的早已不可考。”苏轼回道:“据闻火药始于炼丹术,早在战国汉初年间,方士与道士为帝王贵族炼制仙丹过程中意外发现了□□。到了隋代,炼丹师尝试将硝石、硫磺和木炭混合成火药的三元体系,这便是后来民间流传的‘一硝二磺三木炭’配方,因其呈黑褐色,故名‘□□’。”【注1】
陈武道:“听我家七郎说唐朝有个姓孙的道士曾写过一本书,书里记述了制作火药的‘伏火硫磺法’,大人可曾听说?”
“姓孙的道士?”苏轼闻言哈哈大笑:“可是孙思邈?”
“正是,正是。”陈武不好意思搓搓鼻子:“我脑子笨,记不住人名。”
苏轼点头道:“孙思邈原是一名医者,因其践行‘大医精诚’之医德而闻名于民间,深受百姓崇敬。后被朝廷招揽执掌尚药局,不久便因病辞退,归隐终南山炼丹。他一生著有多本医学名著流传后世,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千金方》,而你家七郎说的这个‘伏火硫磺法’便是出自他编著的《丹经内伏硫黄法》一文。”【注2】
“虽则隋唐时期就出现了火药,但真正将火药用于军事战争的却是我大宋朝。”陈武颇为自豪道:“据说太祖皇帝灭唐之战中就装备了大量火箭呢。”
读过几年书的鲁大却有些不以为然:“真的假的?既然我大宋朝军备实力如此强大,为何连燕云十六州都拿不回来?”
“你??”陈武想反驳来的,却又不得不承认鲁大说的是对的,只是很不甘心,气愤道:“你懂什么!打仗光靠军备强就够了吗?
再说了,你当那些辽人是吃素的吗?”
“我一个农民自是不懂打仗的事,但我至少知道燕云十六州落在辽人手里对我大宋朝的威胁有多大!”鲁大也很不忿:“若不是有家累,我倒是愿意上战场去跟那些辽人、党项人拼个你死我活,好过如今这般憋屈!”
眼瞅着两人就要吵起来,苏轼插在中间说和:“你们二人说的都没错。正如陈武所言,若不是太祖皇帝推行奖励军事技术发明创造的政策,便没有后来主管兵器的兵部令史冯继升进献喷射火器,并连同军官岳义方造出了史上第一个以火药为动力的飞行兵器??火箭。我朝历代帝王素来重视军备,积极纂修兵书,发展兵器工业,这才有了如今颇具规模的‘广备攻城作’。只不过打仗的确不是只靠军备就够了,我方有火器,敌方一样也有杀手锏哪。”【注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