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3奇葩(1 / 2)

加入书签

锦蓉不南不北,初入冬,潮湿的风浸入骨髓。

酒吧与健身房的都市生活,已离去近两个月。

潘岳近乎消失在她的生活里。

除了,他偶尔点个赞的朋友圈。

朱时宜的大学生活重返平常。

早八、午饭、取快递、学英语、做小组作业。

学期中的比赛都偏向理工科技类,朱时宜没有比赛能参加。

当然,生活并非一成不变,比如这两件事。

朱时宜每周,去游泳馆三回,游泳的日子,按照她洗头的时间来;可惜的是,周围没人会游泳,她只能买个骨传导耳机,被迫当孤泳者。

朱时宜交了个新朋友??郁凡。

早在酒吧那晚后,郁凡就把给她拍的美照、以及潘岳唱歌的搞笑视频发给了她。

而郁凡的朋友圈,经常有大量美照、以及她的弹唱小视频出没。

朱时宜经常给郁凡评论,两人在朋友圈能盖十几层楼。

一来一往,二人亲密起来,也一起出去玩过几回。

说到早睡。

朱时宜认为,一点前睡觉,已是自律的极限。

十一月底,大三近乎完全结课,只剩一节在晚上必修的公共课,以及这天,安排在周末的,一个外出实践的课程。

周日,学院包了车,把他们拉到一家汽车品牌体验中心。

这门专业课是“品牌管理”。

老师把实践课地址定在这,就是想以一个更具体的案例,深入讲解品牌的建立与运作模式。

涉及课程实践报告作业,朱时宜听得很认真。

讲解员小姐姐很友善,还和他们闲聊,问他们是什么年级的学生,来这边是谁组织的。

“大三,”倪于绮挽着朱时宜,热情搭话,“我们来做专业实践。”

小姐姐友好一笑:“原来是这样,我还以为是做汽车行业的学生,但看你们其中大部分都是女孩子,又感觉不太像。”

“现在专业实践只用一个下午了吗?我们那时候,还得去公司实习几个月。”小姐姐显然是误解了“专业实践”的意思。

“谢谢姐姐,不过你说的是专业实习啦,我们今天是上专业实践课。”倪于绮解释。

实习。

朱时宜若有所思。

后疫情时代,经济下行,就业岗位稀缺。实习,对于他们这些毫无经验的大学生而言,还是一个陌生的领域。

但对找工作而言,实习经历,十分重要。

她有点想找个实习做。在悦城,能找到实习的朋友都是顶级卷王,不知道锦蓉条件会不会放宽一点。

朱时宜暂时不懂,无从下手,得慢慢做点研究。

晚上回到宿舍。

徐梦瑶提醒:“我收到个面试机会,明天得早起,可能会有点吵,我尽量小声点。”

“你什么时候找的实习?”朱时宜震惊,又补充,“没关系,我睡觉很死,吵不到我。”

“我也是。”倪于绮表示不介意。

“最近课少,就有实习打算。”徐梦瑶回答。

想起自己的打算,朱时宜立马贴过去,眨巴眨巴眼,笑而不语。

“有话就放。”徐梦瑶一副心知肚明的模样。

“怎么找实习呀,人家也想实习,教教人家,”朱时宜嗲着嗓,竖起手指,“我豁出去了,明天早起,帮你化妆。”

徐梦瑶对化妆一窍不通,对此自然答应,毫不藏着掖着,把所有信息全权告知朱时宜。

梦瑶老师小课堂,第一招:“润色简历。”

“可我啥也没干过。”朱时宜为难。

“谁说的,”徐梦瑶指导,“小组作业做过吧,改个高大上的名,锦蓉城文创品牌构建项目,做出完整策划案,取得优秀成果。”

“什么优秀成果?”朱时宜眼神智慧,“受到老师表扬?”

徐梦瑶虚着眼,摩挲下巴:“评选为‘优秀团队奖’。”

“有人信吗?”朱时宜自己都不敢写。

“你敢写,就有人敢信,”徐梦瑶继续传授,“写详细点。比如研究方法,写你独立做一整套问卷调研、擅长运用SPSS、SQL工具分析数据,还有擅长运用各种office工具......”

“我不会SPSS。”朱时宜惊恐。

“上岗慢慢学,”徐梦瑶挤开朱时宜,坐在电脑前,“我帮你。”

写小组作业??参与文创项目计划,负责策划撰写,具有综合性文稿撰写经历、能独立做好文字起草工作,文字功底强。

朱时宜得到一份润色美丽的简历。

难为梦瑶老师,为她屎上雕花。

朱时宜起了个大早,帮徐梦瑶化完妆,正式步入找实习流程。

梦瑶老师小课堂,第二招:“脸皮厚,广撒网。”

朱时宜听劝,一口气投了几十份简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