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十回(2 / 2)
那驾车的汉子在后面扶着犁,手中拿着鞭子,却舍不得往牛身上打一下。
只偶尔在空中挥动两下,听个响罢了。
两头耕牛听到身后的鞭声,似乎习以为常。
也是平稳如山,不紧不慢的拉着犁,连速度都不带变一下的。
农人无奈摇头,却到底没有真的动手。
就这样,等到劳作结束,人还没时间歇息,就要赶忙喂那两头牛喝水吃食。
农人之珍惜畜力,可见一斑。
此时,大名鼎鼎的曲辕犁似乎还没出现,农人们用的还是直犁。
于欢路过看了一眼,便淡然的转过头去。
于欢是个温吞性子,座右铭就八个大字:听天由命,知足常乐。
生平最努力的日子就是当年跑步训练,还有参加高考的时候。
她自认脑子不是顶聪明,也没有什么惊人的特长,完全就是个普通人。
她只要能像姥姥说的,平平安安过上一辈子,便很好。
大学毕业之后,于欢更是一度向着咸鱼的方向发展。
完全没有刚毕业的年轻人那种朝气和野心。
若是换个人来到古代,高低都会想要建一番事业。
最少,也要在衣食住行方面搞些风雨。
比如种地时,曲辕犁、农家肥,高产良种,都要研究一下的吧?
再有,盖房子的时候,水泥、玻璃,可以考虑考虑“发明”一个吧?
哪怕不管这些,搓个肥皂、酿个酒、糖盐改良一下,赚点钱改善生活也是好的呀。
就算啥都不会,单单做点此时没有的美味也好。
小说里不是有好多美食家穿到古代,开个小饭馆,抓住大佬的胃,也能混一个风生水起吗。
可于欢偏不。
她就想苟着,能过就行。
恰巧她空间还有不少吃的用的。
那就,摊着,吃完用完再说。
所以,于欢到了地方之后,跟着人家勤勤恳恳盖房子,老老实实拿着锄头翻地。
没有合适的肥料也不着急。
她都想好了,大不了地里全都种豆子,先养一波地力。
反正开荒前三年不用交税,她空间又有吃的。
节省点也能吃个两三年。
主打一个饿不死就行。
如今家家都没啥肥料,农人们急得不行,人人出门身上都要背着个篓子。
在山上的时候,偶尔看到一两坨动物粪便,马上就会被人珍惜的拾起来。
于欢经常往山里跑,其实看到过不少。
但是她心里对粪肥这些东西的态度还没有转变过来,总觉得脏。
加上心态上又不着急,便不肯伸手去捡。
倒是红姑家的小石头,整天出去顽都能捡上一些。
…………
于欢以一己之力,承包了两家的土地耕作任务。
红姑母子俩不肯干看着,都在努力的做着自己能做的那部分。
贡献不比于欢少。
田地里,于欢仗着自己力气大,将木做的锄头挥舞的像是铁器般锋利。
一锄头挥下去,大批的土壤被顺利的翻上来。
清晨微凉的空气中,于欢忙的浑身微微冒着热气。
在她旁边,红姑同样拿着锄头,把于欢翻好的土地归整成一排一排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