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第十回(1 / 2)
夏日里,北方的天儿总是要亮的早一些。
寅时三刻,黑夜退去,天边逐渐泛起鱼肚白。
雄鸡们感受到日间光线变化,精神抖擞的挺起胸膛,仰头比赛般向整个村子发出了晨起预警。
此时,于欢已经扛着锄头在地里劳作了。
因为起的实在太早,她的眼睛还微微眯着。
虽然人看起来很没精神,但动作却不马虎。
仿佛是惯性带动身体,一下一下,机械的挥动着手中的锄头。
此时已是夏季,清早的空气还有些微寒。
于欢穿着短袖,裤脚高高挽起,光脚穿一双草鞋。
仿佛完全感觉不到冷一般。
随着她的每一下动作,手中的锄头狠狠镶进地里,带出大片土壤。
深层的土壤翻上来,浅层的土壤覆下去,轻松完成一次深耕。
那锄头虽然整体都是木制,表面还有些粗糙,但却十分有用。
因着主人非比寻常的力气,每一下都能对脚下的土地造成成倍伤害,挖土仿佛像挖豆腐一样简单。
身为农耕民族,深耕法很早便被人们广泛使用,用于松土、杀虫和控制杂草。
如果是在现代,农人们开着拖拉机,突突突的走上那么一趟,便能轻松完成这项工作。
但于欢现在手中只得一把自制的木制锄头。
她空间里倒是有铁器,但显然不适合拿出来。
好在于欢力气大,拿着粗糙的工具仍然所向披靡。
此刻,地头还有其他农户,大多拿着和于欢差不多的工具,艰难的翻着自家的土地。
不少汉子甚至直接敞着怀,露出晒成古铜色的胸膛。
高强度劳作引起的汗水顺着肌肉滑过,滴落进脚下的土地之中。
为了干活方便,也是舍不得鞋子,大部分农人都是直接光脚踩在土里。
下身亦穿着短裤,或者如于欢一样把裤子高高挽起。
田间零星有几家有铁质的锄头,动作间就会省力不少。
但和于欢速度一样快的,几乎没有。
说是几乎,是因为村子里的几家富户联合起来,从山那边的村子租到了耕牛和犁。
于欢路过时有看到。
那犁头是铁制的,前面由两头牛并行拉着,一个农人在后面扶着犁车操作。
这时代的铁犁牛耕,对于翻土还是有不小作用的。
那牛拉着犁耙轻轻走过,身后的土地便已松好了。
不过好的工具需要花钱,村人们大多还是只能靠自己。
这年头耕牛金贵的很,富户们出了钱,也只是租借到两头耕牛,只能轮换着使。
就这,还是因为两边走动的多了,关系变好,他们才有机会借到牛。
于欢一行人迁来此地之后,因为盖房需要租借工具、购买物资,渐渐和本地的原住民们熟络起来。
两个村子距离不算很近,对面的人想要过来还要翻山,因此没人惦记他们这边的荒地。
两边没有利益纠葛,村人们偶尔又要去隔壁买点日用品,还能带给对面一些收益,一来二去关系就混的不错。
说起这山,是一片连绵的好几个山头。
新荒村在山的南面。
对面的村子则在北面,村名就叫北山村。
隔开他们两个村的山头上面没什么猛兽,大家走动起来还算安全。
但是和它连着的,更深处的西边山脉就不一样了。
北山村的人特意提醒过他们,西山里头有不少猛兽,叫他们进山的时候千万小心。
为此,新荒村的人们很是提心吊胆了一阵子。
后来见猛兽们都踏踏实实的呆在在深山里,轻易不会下来,这才放松了起来。
…………
虽说是租借的耕牛,农人们使用起来仍然十分小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