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第二十五回(2 / 2)
于欢在空间里用充电宝和灯泡给自己做了个小台灯,还用废品站里的纸皮做了个简易灯罩。
外表看上去丑了点,但也能用。
她手里的充电宝不多,里面的电用完就没有了。
于欢用的很是节省,只偶尔起夜时才用。
于欢现在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到天黑就开始犯困。
她晚上躺在床上,在空间做那盏小台灯时困的直打哈欠,都是强忍着做的。
于欢不是那种觉少的高效能人才。
她就算在现代,每天至少也要睡上八九个小时。
没事的时候,睡上十几个小时也是有的。
于欢还有一个优点??沾枕就着,不管多早都能睡得着。
来到这里之后,于欢很快适应了本地的作息习惯。
是以,晚上需要照亮的时候也不多。
红姑家的照明工具是一盏油灯。
她平日不舍得点,家里也总是黑黑的一片。
好在她们这儿都是吃两顿饭,下午那顿饭吃完天还是亮的,也不耽误什么。
于欢在城里的杂货店看见过蜡烛,要价很贵,一根几乎是一头猪的价格。
不是一般百姓能消费的起的。
她没有买。
也暂时没有自己研究制蜡的打算。
说到底,于欢现在只想好好活着。不想引起任何不必要的麻烦和注意。
…………
折腾完家里的活儿,于欢便把捉鱼提上了日程。
她还记得小石头说半夜会腿抽筋,想要给这孩子补补钙。
说到捉鱼,最简单的工具就是找一根木棍,把棍子一端削尖,做成简易版的鱼叉。
不过这种工具用起来很难,对人的眼力、反应力、速度、爆发力、和耐心都有极大的要求。
且往往需要大量练习才能够掌握使用技巧。
村里人这段时间在河中潦草的收获便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
于欢其实也没抓过鱼。
她为了提高成功率,特意去“图书馆”查了半日资料。
有本书上教了一种徒手抓鱼的方法,看起来就很难。
具体操作方法大致是这样的:
1、在河岸找一处水相对较深、且水流比较缓的位置。
2、侧身躺下,将一侧手臂没入水中。
这里还加了一个小技巧:因为鱼在水中感知到人体体温的时候会逃跑,所以必须将皮肤温度降到和水里的温度一致。
3、用手模仿虫子在水中挣扎的形态。
4、开始守株待兔。
这篇文章的后面还根据不同鱼的种类,详细教授了读者不同的抓鱼手段。
比如按摩抚慰法、手指掐鱼鳃法等等……
于欢当时看的一脸懵,特意回过头去看那本书的名字,心里极度怀疑这到底是不是正经教学的书。
就是说,抓鱼竟然还要在水里给它按摩吗?
于欢不懂,但大为震撼。
…………
研究一通之后,于欢心里有了大致方案。
一大早,吃过早饭,红姑在家里缝制冬天要穿的衣物。
于欢便带着小石头,信心满满的出发了。
第一步先找材料。
于欢去山上砍了几棵树,又找了不少结实的树藤,一并扛下了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