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6第二十六回(1 / 2)

加入书签

于欢举着她那只用一整颗树做成的捞鱼工具,步履如飞的走向小河边,突然有种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既视感,忍不住噗嗤一下笑了出来。

清澈透明的小河边,于欢举着她的捞鱼工具,屏息看向河中。

捞鱼网的树干粗长、渔网更是比二人合抱围度都要大,整体和水面差不多宽。

于欢举着它站在河边,就像有人拿着捞鱼网对着自家的小鱼缸。场景颇为有趣。

也就是她这个力气,换个人根本没法挥舞起这么大个东西。

远处正看着鱼线的小石头看见这边的动静,嘴巴不自觉张成了O型??小舅舅,厉害!

清晨,许是河水有些冷,鱼儿们颇有些懒洋洋的。

随着太阳逐渐发力,有阳光照射的部分渐渐聚集起不少鱼儿。

于欢耐心的站在岸边一动不动。

她怕捕鱼工具挡住河中阳光,还把它整个压低,打横放在斜后方。

直到这处鱼儿越来越多,于欢看准时机、猛地用力,捞鱼网从身旁飞速掠过。

那类似一个横向挥杆的动作。

粗壮的树干从河岸边横向下扫去,又瞬间腾空而起,带起无数晶莹的水花。

因为这一下,河水瞬间变混,浑浊周围的水中生物纷纷避让。

于欢高高举起树干,树上挂着的网兜沉甸甸向下坠去,有什么东西在里面拼命扑腾??抓到了!

阳光下,于欢扬起大大的笑容。

耳边传来小石头的欢呼声:“抓到喽!我们抓到鱼喽!”

…………

大抵这样操作太过犯规,于欢只下了三次网,便捞到小半篓鱼。

河中的鱼儿何时见过这种阵仗?晕头转向间,纷纷中招。

于欢见好就收,看到篓子里的鱼够吃好几日,便收了“神通”。

小石头的柳树鱼竿也有收获。

他钓上来两只不小的草鱼,并一只鱼宝宝。

于欢把小鱼宝宝放生,大草鱼留下,带着小石头喜滋滋的回家了。

首战告捷!

…………

自此,红姑家的饭桌上总会有一道鱼做的菜。

在于欢的建议下,红姑把鱼骨烤的酥酥的,给小石头拿着当零食吃,连她自己也没事就啃上两块。

钙元素补充到位,小石头果真不再半夜腿抽筋了。于欢对此很是欣慰。

那之后,于欢每隔一段时间都去一趟河中捞鱼。

小石头每次都乐颠颠的跟着。

还一定要帮忙背鱼篓。

但只限定去程的空鱼篓。

装满鱼的篓子于欢不给他背。

于欢觉得小孩子还在长个子,背太重的东西会压坏骨头。

那鱼篓还是红姑找村里的手艺人帮忙编的,肚大结实开口小,十分好用。

红姑特意定了个特大的,一次能装很多鱼。

自此,于欢那只小树做成的捕鱼网成了村中一景。

每次于欢举着它去河边时,都有不少小孩子跟着瞧热闹。

村中有人想学于欢的法子捕鱼,不是举不起一整棵树,就是勉强举起来之后也没办法像于欢一样灵活挥动。只好遗憾放弃。

要是把捕渔网做成寻常大小,又没有那个效果。

要知道,于欢之所以能这么轻易抓到鱼,最大原因就是这渔网覆盖面积够大。

捕鱼网成了于欢限定,倒是小石头那柳树鱼竿受到了广泛欢迎。

村人们和于欢学了去,经常在河岸两边的柳树上拴两根鱼线,只要肯花时间坐上一会儿,总能有些收获。

也算是于欢为村民家的口粮做些小小的贡献了。

小石头却嫌弃那柳树鱼竿收获太慢。

他老老实实坐在那儿看了几回鱼线,就对钓鱼失了兴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