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第三十八回(1 / 2)
据本地人说,今年冬天的雪似乎格外大,天儿也格外冷些。
三九头一天,临安地界儿方圆百里都是鹅毛大雪。
城东,王老汉和他家舅子对坐在自家炕头上,惬意的抖着腿唠嗑。
旁边一只小炉子上,正咕嘟嘟的煮着热水。
王家是本地有名的商户,家中颇殷实。
两位对坐的老人家都是面色红润、两颊有肉,声音高昂有力,显然生活不错。
他家那老婆子坐在炕梢,正就着一盏油灯,低头拿着剪子裁一块鲜艳的花布。
几人中间,王老汉的小孙子坐在炕沿边上,全神贯注的对着地上一只灰扑扑的长脖子窄口儿陶器练习投壶。
可惜他准头不大好,手中的木棍棍接连“噗噗”打在陶壶上,最后全都落在了陶壶两边。
正顽的高兴,王老汉抬头喊他:“牛牛,给我倒些凉水来。”
叫做牛牛的小孩子脆生生应了一声,放下手中木棍,“噔噔噔”地跑去给他阿爷倒水去了。
不一时,牛牛用舀子舀了半瓢水,摇摇晃晃的端过来:“阿爷,给你水。”
王老汉笑着接过水:“乖。”
他咕嘟咕嘟一口气喝完,把舀子递给小孙子,又道:“送回去罢。”
那孩子便又跑着放水舀子去了。
他家那老婆子见了,嘀咕了句:“大冬天的又喝恁多冷水,瞧你等会儿不闹肚子。”
王老汉笑眯眯的道:“那不能。这炕烧的热,我这会儿身上热乎的紧,且凉不着。”
他接着又道:“你嫌热不肯坐炕头。我俩搁这儿一直烤着,可不就想喝点凉的吗。”
旁边,他那舅子接话道:“这倒是,过去冬日里冷的紧,啥暖和东西都想往身上招呼,半点冷水都碰不得。如今有了这火炕,却是张狂了,就连热茶都不大爱喝咯。”
他说着,拎起炉子上开始尖叫的热水,慢悠悠将水倒进茶壶里:“这火炕可真是个好东西,也不知是哪个想出来的。”
王老汉向后一倒,舒服的半倚在墙壁上:“管他呢,我们只管用便是了。”
茶叶在热水中舒展着上下漂浮,那水慢慢变成了清亮的淡黄色。
小舅子看着那茶汤,道:“你这毛峰品质倒是不错,细闻似还带了些兰香。”
王老汉哈哈笑着,得意道:“是你那老外甥孝敬我的。他去年接了我的班,人在外头跑,可不就知道寻摸些好东西。来来来,我来给你斟上。你若是喜欢,回头便带些回去。”
…………
北山村,某农户家。
一对二十几岁的年轻夫妇坐在炕上,他们的孩子正在角落里盖着被子睡晌午觉。
为了保暖,家中门窗紧闭,此时屋内光线很暗。
因为烧了火炕,屋内十分暖和,男人坐在炕上,无意识的用手搓着脚上的冻疮。
他的冻疮是三年前被征去修城墙时冻伤的,不算严重,只稍微有些泛红微肿。
这东西每年冬天都要犯,一遇热就犯痒,男人已经习惯了,就是总忍不住想要用手去抠。
女人注意到男人的动作,关心道:“我给你倒些温水泡一泡?”
因要烧炕,她家炉子上这会就坐着热水。
男人闻言点头:“也好。”
女人就下地从炉子上拿了热水倒进盆里,又去外屋舀些凉水倒进去,再伸手试下水温:“行了。”她说着,把水盆放在炕边的地上。
男人挪到炕沿位置,把脚伸下去放进水盆中,脚上一直挠心的痒意瞬间被压了下去,终于舒服的叹了口气。
女人道:“离过年也没几天了,就别去城里做工了。你那脚一冷又要严重。如今家中暖和,不若在家好好养养。”
男人泡着脚,眯着眼睛闲适的道:“年前活计好找,主家给的也多,我得去。狗蛋儿转年就十岁了,我得趁他娶媳妇之前,多攒些银子再盖间房子。总不能等他大了,还叫他两口子和咱们一个屋儿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