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说往事,颠簸旧泪(2 / 2)
如果可以,贺清来希望自己是一棵树,或是一堆藤蔓,若能够祈求到温暖,他愿意和母亲一同没入泥土。
没有火,没有水,只有半路上施舍而来的半块饼,贺清来一点点掰碎了,缓缓揉进母亲皴裂的口中,月上中天,娘亲睁开了眼睛。
那个时候,娘的一双眼睛和明月一样亮,她吃力道:“清来,别管娘了,继续往南逃吧,再有一段路,就能到沐川了。”
平明时分,娘亲断了气。
贺清来找到一个朝阳缓坡,刨烂双手,用落叶、用泥土,枯枝,埋葬了母亲。
“后来,我逃进沐川,城里只能收留,不能定居,那时候我才七岁,官府会把我送进慈幼堂,等着新的人家收养,”贺清来轻声说着,微微摇了摇头,“我有名有姓,记得自己是哪里人士,所以不肯去,趁官差不备,又逃了。”
那时候,沐川的官差将这些有幸活下来的难民小孩收拢在一起,总共只有五六个小孩,大的十三四岁,最小的是贺清来。
领头的男人好声好气,说要送他们到慈幼堂,那是个好去处,他们住上一段时间,会被好人家收养,重新过上无忧无虑的生活。
最大的那个孩子叫什么名字已经忘了,只记得他大声问:“领养之后呢?”
“改换名姓,上了沐川户籍,自然就是沐川人士。”
大的不服气:“我都十四了,怎么改换?”
“你这么大的,少有人收养,有地方住着,学门手艺,自力更生吧。”
大孩子噤声,不再言语。
贺清来心里却一惊,天上飞过群雁,那是他来时的方向,紧贴心口,还藏着阿娘的簪子。
贺清来趁着领头官兵和慈幼堂管事说话,他悄无声息,慢慢地贴着墙往后走,接着一个扭身,飞速逃走。
身后传来大人们的呼喊,贺清来心跳如鼓擂,小孩子衣衫褴褛,当街狂奔,七扭八扭,哪里狭窄往哪里逃,钻狗洞、蹿小巷,终于把紧追不舍的官差给甩掉了。
可是沐川城那么大,那么多官差,贺清来在沐川城,迟早会被送回慈幼堂的。
他想起母亲的话:“像大雁一样,往南逃。”
“我一路逃,天上飘起小雪的时候,被杜爷爷捡了回来,就此在这里长大。”
贺清来说到这里,微微笑:“我娘说,我的名字取自于清风徐来,所以叫清来,小河村比常州温暖很多,这里很好。”
狐狸听得认真,贺清来看着她模样,心里涌上一阵桂花蜜似的温暖。
他的旧事不多,只想一件件说出来,说给衣衣听。
“娘亲走前,说不论到了哪里,都不许给她和爹立坟冢,也不许供奉牌位,所以清明节,我并不用拜祭双亲。”
“这是为什么?”狐狸情不自禁问。
贺清来温和地注视着狐狸,眉眼中怀着释然和轻松,娓娓道来:“一则,我是年少失孤,飘零异乡,能活下去都是个问题,更别说立衣冠冢、做牌位。”
“二来,立个牌位看似是个念想,可我年纪太小,只会时时想起自己无依无靠,只怕要沉湎悲戚,自怜自艾,更过不好接下来的日子。”
他明白娘亲的深意,父母之爱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