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24腊八(2 / 2)

加入书签

程隼(回笑):嗯。

赵新华打断两人的眉目传情:“小孟也别担心太多,秧苗队里面基本都是女同志,你先跟着她们学,不用太紧张!我就先走了,那边还等着我去盯梢呢!”

等他离开,两人回了屋。

孟西施还是不放心,她假装不经意地提起:“对了,我昨晚是不是喝多了?没说胡话吧?”

程隼背对着她,正忙着把山泉水倒进大锅里烧热。

他语气如常,听不出情绪:“在桌上时说了些玩笑话,不过你回来后就睡着了,不记得了吗?”

问题抛回来,孟西施也不接,打了个哈哈过去:“忘了,我酒量不好……”

“要是下次实在想喝,就换成米酒吧,我们自己家里酿,心里也有数。”

答得没有破绽。

孟西施暂时放弃了,决定继续观察。反正目前看来,程隼不管是语言还是行为,都是一心向着她,看不出任何威胁。

她转而问:“所以秧苗组到底是做什么的?”

程隼依旧背对着她,虽然没有马上回复,但手里的活没停过。他端着锅放到大灶上,固定好后,蹲下来加柴火。

趁着这个时间,他给“失忆”的孟西施耐心回忆春耕时的工作。

“其实很好理解,我们队的农耕大组下面分了三个小组。”他掰着手指比划,“下地的,育种的,施肥的。”

“收割呢?”,孟西施想到种田最让人激动的环节。

“秋收时整个队都得忙起来,这时候就不分什么小组了,全员参与,连小孩都得来帮忙。”

“哦……”

程隼徒手掰开一块划好切口的木柴,丢进火堆里,继续道:“施肥的最辛苦,挑粪得走很长的山路,都是换着去,不过他们工分高,倒是也不会缺人。”

孟西施在脑海里重现大灵山那七拐八拐的小路岔口,连连摆头。

“然后就是你要去的秧苗组,这其实是个技术活。”

孟西施挑眉,没想到她第一次种田,就混到了技术专家的栏目。

“秧苗组的负责人姓朱,叫朱进财,我们都叫他大朱,他老婆你之前应该也见过,姓张,和咱们旁边的李姐很熟悉,住在靠转角的位置。”

孟西施仔细回忆。

好像是之前洗衣服时撞见林家吵架的那个大婶,脸圆圆的,很有福相。

“大朱家世世代代都是农民,他以前是管下地的,前年修梯田时受了伤,腿脚不行了,这才去了秧苗组。”

水烧开,扑腾起来。

程隼侧身,放了一把精米。

他们住在山里,和城镇那群拿票买精米精面的人不同。队里发粮食时,一般都是混着发,精米少,粳米多。面粉也是统一磨成粗粒,颜色偏黄,方便做面团。若是想要研磨得再精细些,就只能找家里有石墨的借一借,自行处理。

孟西施昨晚喝多了酒,程隼担心她宿醉伤胃,这才用了家里的精米,怕粳米太糙,她肠胃吸收不了。

烧开后,粥米有了香味。

盛到碗里,两人对坐在餐桌。

程隼继续说:“大朱确实很有两把刷子,他来了秧苗组后,队里的收成一年比一年高,他带头选出来的苗就是要比别的队虫害少,能产量,今年公社还准备给他评功章,这几天要不是下雪,估计都要去座谈会分享经验了。”

孟西施没见过朱进财,心里已经对她未来的“顶头上司”有了粗略的印象。

是个能人啊!

“过完初五,队里就会开始选种,这是第一步。然后就会先小规模催一批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