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9二嫁(1 / 2)

加入书签

常安侯府小侯爷的夫人诞下一女,可谓是喜事一桩。

早先京都动荡,未能及时办下满月宴,故而推到了一月后来办。

历经两世,莲玉荇再次当上干娘,却是与之前截然不同的心境了。

她请工匠打了精致的长命锁,托闻人秀找了一支世间仅有的白玉簪,在满月宴上交给丛云。

丛云与半年前相比丰腴了一些,锦衣华服,面色红润,抱着粉雕玉琢的小姑娘,难掩笑意。

细看之下不难发现,眉目之间似乎有什么心事。

“还请端王殿下屈尊移驾,臣妇与阿荇有些体己话要说。”丛云将孩子交给奶妈,让席小侯爷带着贺砚随四处逛逛。

丛云拉着莲玉荇坐下,满脸歉疚,“阿荇,是我对不起你。”

当时她怀了身孕,行动不便,常安侯不想沾染是非,命人严加看管她,不准她私下去求人,以免丢了脸面,也被人抓住把柄。

莲家落难,她却不能出手相助,实在惭愧。

虽然后来席凝暗中打点狱卒,给莲家行点方便,但每每想起此事,还是觉得良心不安。

“没事,都过去了。”莲玉荇笑着安慰她:“你平日里和莲家走得近,又怀有身孕,保全自身已极为艰难,我又怎么能强求你做更多事。”

“何况现在莲家沉冤昭雪,你在常安侯府过得好,是顶好的事情。”

丛云紧紧握着莲玉荇的手,眼中波澜起伏,心中释然。

丛云:“阿荇,你与端王殿下情深意笃,一定要白头到老。”

莲玉荇颔首答应。

……

莲玉荇出来时,贺砚随正在阁楼上独自饮酒,看到她出来了,放下酒杯迎了上来。

看出她神色疲累,贺砚随将身上披风解下来围在她身上,同席小侯爷寒暄几句,便带着莲玉荇回府。

马车停在端王府门前,贺砚随将莲玉荇打横抱在怀中,披风遮住风声侵扰。

贺砚随步履沉稳,不疾不徐,一点颠簸都未曾有,直到将人放在床榻之上,莲玉荇才动了动。

这段时间繁杂之事太多,莲玉荇一个整觉都没睡过。贺砚随拨去她面前的几根碎发,和衣而眠。

这一睡就是几个时辰。

醒来时天色昏暗,显然是到了傍晚时分。

莲玉荇骨头里都散发着惫懒,整个人不想动弹分毫,一转身发现贺砚随靠在床头睡着了。

不动不笑的时候贺砚随这张脸就是最人畜无害的模样,乖乖窝在怀里的话,兴许能把心融化了。

莲玉荇伸手去碰他的眼睛,还没碰到便被半道拦住了,贺砚随微眯着眼睛,将她冰凉的手揣到怀里。

“怎地不多睡会儿?”贺砚随声音微沙,低哑却分外中听。

耳廓悄然红了,莲玉荇倒在软枕上装睡,被贺砚随挠挠脸,实在受不了,睁开了眼睛。

莲玉荇轻声细语:“贺砚随,我睡不着,我们来说说话吧。”

方才睡梦中,她又梦到了边关之事。

她梦到贺砚随被长箭穿胸而过,整个人从城墙上跌落,吓得她惊慌失措,却怎么也醒不过来。

她把这些事说给贺砚随听,贺砚随宠溺摇头,说梦都是反的,可莲玉荇将手伸进衣袍,知道那分明是真的。

疤痕微凸,灼烧着她的手,她又想起曹声说的话。

“当时端王殿下中箭的位置十分刁钻古怪,血流不止,若是我们再晚去一步,怕是大罗金仙也救不回来了。”

“以身入局,说不佩服是假的……端王殿下重伤昏迷前,还向在下问过莲姑娘的踪迹。”

听到这些话的时候,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涌上心头,莲玉荇的想法是,一定要质问贺砚随为什么丝毫不顾忌自己的安危,如此危险行事。

真正到了这时候,心却忽然软了,半分都舍不得。

贺砚随惯常会洞察人心,那怜惜的目光落在身上,惹得一身灼热,几乎化作实质。

莲玉荇不知道的是,贺砚随也从楚元琅那处得知了她的“壮举”。

彼时和钱敏对峙之时,她察觉不对,手起刀落挥动短剑,划伤了钱敏的眼睛。

要是刀再往下一步,钱敏必定身首异处。

实在是她当时的动作丝毫没有拖泥带水,果决坚定到楚元琅都赞叹不已,讲给贺砚随的时候,手脚并用,龙飞凤舞,几乎要将所有溢美之词加到莲玉荇身上。

他的表姐,是世间巾帼无双的女侠。

贺砚随垂眸低笑。

这样一个有勇有谋,格外厉害的阿荇。

是他高攀了。

**

年关还未过,莲玉荇一家便风风火火回到了平城。

大大小小的东西安置好,便又要开始准备红绸。

端王殿下不日前向莲家小姐求亲,丰厚聘礼一箱箱抬进莲府,不日就要完婚。

平城首富楚越豪掷千金为侄女莲玉荇置办嫁妆,金玉玛瑙、绫罗织锦……奢华程度叫人瞠目结舌。

莲玉荇看着他们夸张的举动哭笑不得,莲府和端王府不过才隔了一条街,若是今后贺砚随对她不好,两家人脚一抬便可以到端王府,替她主持公道。

如今确实是太张扬了,要是传到京都,不知道那些官员又会怎么编排。

莲玉荇给楚元琅带话,提了一嘴赈灾的事,楚元琅心领神会,当即从库房里调了一批布衣,备好粥食,带着楚越赶往城外。

云来云去,街边孩童唱着歌谣穿遍大街小巷,换上了轻薄的衣裳,成亲之日就到了。

平城上下一派喜气洋洋,十里八乡的百姓都赶来看这场盛大的婚宴,末了在端王府门口领喜钱,意犹未尽地离开了。

丛云和席凝从京都赶来平城,紧随其后的还有宫中送来的厚礼。

闻人秀把莲玉荇先前归还的玉哨送还,还捎了口信??

莲家的情报网大多被朝廷接手,不过平城的商路尚可合作。

广安寺也派人送了一个木匣。

贺砚随一一收下道谢,将宾客安排妥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