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179(1 / 2)

加入书签

徐徐往上拔,红薯下面长出白色的须根,头顶的叶子一日比一日茂盛,但长得最快的还要数韭菜, 几日就能割一茬,再也不必上山去采野韭菜。

因都?养活了,钟洺和苏乙有了信心,又搬了口陶缸挖了土在其中, 洒了些鸡毛菜种子进去, 日日浇水,如今也冒出绿芽了。

虽说家里?不缺那几文?的菜钱,可眼看门?前屋后和船上多出几抹自己?培出的绿意, 着实惹人开怀。

“嫂嫂,这?些够不够?”

摘完叶子爬上木梯,钟涵举着小竹筐往灶房跑,递给苏乙看。

“够了够了,小仔真棒。”

苏乙笑着夸他,因手上忙着给鱼刮鳞,示意他把竹筐放在一旁,“慢些,别摔了。”

钟洺随后进来,提着一条泡好洗净的腊肉。

“过年时腊肉存了太多,这?是最后一条了,赶紧吃完,以后若不是年节,便不买腊货了,鲜肉也够吃的。”

“这?腊肉能剩到今日,也是因为平日里?总吃鲜肉鲜鱼,早把它忘了,正好今日和红薯叶一起?炒了。”

苏乙回一声,半晌后刮干净盆中十几条梅童的鱼鳞,扯掉鱼鳃,叠着放入盘中。

梅童身?小肉嫩,不必剪开肚子清洗,有些人做时连鱼鳃也不扯,只要够新鲜,整条做出来都?是香的,不会发苦。

“今天这?些梅童用雪菜蒸,再煎个豆腐吃。”

哥儿系着围裙在灶房里?转一圈,看向米缸道?:“今晚还是吃粥?”

钟洺想了想道?:“要么蒸个干饭吃。”

家里?的米缸总是满的,白米粝米都?有,不过因水上人还是喜欢喝粥,蒸干饭的时候不多,上次吃还是六七日前了。

“好,那就蒸干饭。”

炒腊肉、煎豆腐确实和干米饭更相配,腊肉盘子中的油积了浅浅一层,把薄薄的肉片和红薯叶放在米饭上,连带米粒都?是油光光,亮晶晶的。

梅童鱼刺细而少,撇去当?中一根鱼骨,剩下的鱼肉可以用勺子舀着吃。

用“嫩”字形容梅童都?尤显得太重,鱼肉轻软,好像在舌尖化开一般,喉间一滚就落下肚,一整条鱼吃罢,仍仿佛什么东西都?没吃到,肚中依然空空,唯有唇齿间萦绕的鲜美不散。

十几条梅童三人分吃,没多久就都?不见肉只见骨,两道?菜随之见了底,苏乙和钟涵都?吃饱了,米饭却还有剩,钟洺直接端过来倒进自己?的碗里?,混了点余下的菜汤拌在一起?囫囵吃掉。

由于蒸了米饭,苏乙留下了两盆乳白色的淘米水,打算用来洗头发。

“小仔,进去找你嫂嫂,你俩一起?洗澡。”

自从狸花猫某一日跟在多多身?后进了他们家门?,可把钟涵忙坏了,恨不得一天给猫喂五顿饭,后来见狸花猫的肚子大起?来,便知它多半真揣了多多的猫崽,于是给它起?名“满满”,和多多凑了一对。

现在成天眼珠子黏在猫身?上,盼着它早日生小猫。

钟涵摸摸两只猫毛茸茸的脑袋,撑着地板爬起?身?。

“我知道?啦。”

他仰头看钟洺,“大哥要去哪里??”

“看天色夜里?说不准要下雨,梅雨天没个准,我去转一圈把晒的干货都?收了。”

他推小弟进门?,见两只猫凑在一起?互相舔毛,浅笑了笑,绕到屋后去看笸箩摆晒风干的鲍鱼、海参和大号对虾。

最近几次下海,他得的鲍鱼海参不再全数拿去乡里?卖,而是会留下一些自家吃,等攒的多了,也能给二?姑三叔家送上点。

海风里?的湿气明显比平日里?大,这?样的天气,就算是夜里?不一定?下雨,干货留在外面也会返潮,钟洺加紧把笸箩摞起?端进屋,挂在竹竿上的干鱼、墨鱼、鱿鱼也都?全数解下暂丢进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