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69谢师恩(1 / 2)

加入书签

“姑娘在这哭什么呢?”

“谁、谁哭了,我才没哭呢,”李?身体往后躲了躲,拿手挡着眼睛,“我就是脸上水没干而已。”

小鹄点头,似是听进去了。既不问李?通缉令的事也不问她为什么出现在这里,在四周捡了些树干枝叶堆到一处点燃,暖意霎时出现。

许久等不到小鹄的下一句话,李?脑袋朝四周看了看,因着没看到西席于是问道:“沈西席呢?”

如同烈酒浇到火堆上,枯木骤然燃烧得强烈起来,跳起的火光遮掩了小鹄的面容,唯余她发间一根木簪子看得清楚。

隔着火堆,李?听到一声叹息,“雍徊城破后被收复,沈老先生得以落叶归根,可西席忧思过度,两年前病逝于雍徊。”

秋风瑟瑟,离群大雁终归故土。从此朱堂不闻诵书声,琴室不闻铮铮响,竹径不见默书人。

小鹄突然伸手打开了被破布包裹着的琴,七弦俱断,琴身有损。小鹄轻柔抚摸着这把破琴,接着道:“西席有愿,我却无能。学不了她教书育人,只能靠字养活自己,如今我要再往长宁,不知姑娘要去何处?”

“我要去京城,”李?回答,而后想起了先前的事连忙对她嘱咐,“我路上还遇到抢劫的人了,你若要去的话尽量走官道,千万别走僻静地方了。”

小鹄笑而不语,依旧抚摸着琴身。

火堆快要燃烧尽,此时温度已经降了下去,她重新包裹好琴背到身上,从怀里掏出方手帕。

小鹄打开帕子露出色泽莹润的碧色簪子递给李?,“这是当年姑娘赠我的玉簪,我一直保存着,如今也算物归原主了。”

李?都快忘了这件事,见到簪子她第一反应想要推拒,可转念一想,自己如今身无分文,有了玉簪也算有了保障。

可不知出于什么心理,她迟迟不愿接过玉簪。

一双温热的手牵过李?的手,而后掌心传来冰凉之感,是小鹄将玉簪塞进她掌中。

“姑娘赠我玉簪是为帮我,我无以为报。如今我已逃离苦海,这玉簪也该回到主人手上。

“我拿着也不过是将它藏起来,从此后这簪子便没有用处了。可姑娘你拿着,说不定还能帮助更多的人。”

玉簪留在李?手上,小鹄对着她深深作揖。明月光下,当年怯懦的丫鬟已有大家之风,身负破琴弯腰辞别。

“小鹄该走了,也祝姑娘一路平安。”

她越过李?,直直走进漆黑林中。

李?回头,见明月高悬于深林上方,洒下的银辉均匀得铺在树梢土地,明暗参差,黑白得当,像是无意作成的水墨画。

而在画中,一人背着破琴,两袖盈满夜风,踩着条明月路,渐行渐远。似鹄鸟羽翼长成,乘风翱翔于世间;又如孤鸿失群,南飞不止,到底再无心安处。她步步走远,直至消失。

数年路不休,此身亦是飘零久。今朝回首,见皓月依旧,同照师友。

李?这才恍然惊起,向着小鹄那条路郑重行礼。而后她抬头望了眼天上明月,往系统指示的方位走去。

身后火堆彻底熄灭,山林恢复到无人模样,明月洒了满地银辉照亮前路。

李?走到山下遇到了个人数不多的商队,商队旁边几个衣着统一的人在巡视四周。她本想试试上前用玉簪换匹马或者银子,可是自己斗笠没了,挡不住胎记。

她看了看四周,选择抓了些泥土涂在脸上,又在地里打滚了好几圈,确保自己形容狼狈不堪后才往那边奔去。

“站在那!”

巡视者看见她后出声制止,李?连忙停住脚步试图表示自己毫无恶意。她伸出两只空着的手,高声道:“我是想来换东西的,我遭土匪抢劫后落水与家人失散,想换些钱去找家人。”

那人上下打量她一眼,稍稍放下防备,“你过来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