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第二十二章(2 / 2)
起名?
哦,是了,李辞盈总算记起来,不错,前世之时确有此一遭,那时她听闻这事,端得是灵光一闪。
蛮儿、面儿本是白家的人,为着几年前白家庄大火、白家人尽数葬身火海的缘故才留在李家照顾,那时李辞盈年纪也还小,想不起转户之事,且肃州城多数孩子不会六七岁就着急要大名,便是蛮姐儿、面哥儿这样敷衍到永熙六年。
取名之事自然不必麻烦教书先生,李辞盈当年正是借着此时机向裴听寒提起了两个孩子的身世,后者当即给他们取了名姓,并令李少府加急办理,先一同入了李家族谱,等她与裴听寒成亲后,又再并去裴家。
仔细想想,距裴听寒回城休憩大概还有十日,她便先将萧世子交待的事儿做完罢。
说起这织披氅这事儿,她免不了又想起傅六郎的身份。县主之子的确尊贵,嫁给他攀上皇亲,对李辞盈而言不异于一步登天。
可惜,傅氏嫡系之门楣实非她这样的人攀附得起的,莫说她还带着半瞎的姑母以及两个幼子,就算她此生了无牵挂与傅六郎回了长安,不待相看两厌,也早已被他身后错综复杂的宗亲圈子绞得骨头渣子都不剩。
李辞盈不是一拍脑袋的傻子,况且,她早知裴听寒日后一帆风顺做到了陇西司马的位置,又怎会将只蒙族荫的傅弦放在眼中。
如今傅弦半点不迫人,只愿拿了这个念想离开,倒不负长安公子的称谓??李辞盈掂了掂身上沉沉的包袱,顺势就搁在门板后边的矮几上。
茅屋高窗光暗,半靠在坐榻上歇息的李兰雪迷糊着听完了这些热闹声响,懒懒抻腰起身来,随口问道,“蛮姐儿,是谁来了?”
这倒怪了,长姑虽眼神不好,却没到认不出姨母的地步,蛮儿奇道,“长姑,是盈姨回来了呀。”
李雪兰一掀眼睛,却见门边逆光立着一窈窕端丽的女郎,霞光落肩,纤影稳步移到门后,挽袖将一包袱轻轻搁下,随后缓缓起身,也看向她。
“是盈娘?”亲手养大的小娘子平日是什么姿仪,李雪兰怎能不知,可眼前这娇女郎举止雍容,倒像是哪里来的官夫人。
她疑惑地冲李辞盈招手,“到这儿来。”
李辞盈“?”声答应着,疾行两步过去握了李兰雪的手。果不其然,姑母舍不得用面药儿,手上虽暖和着,却布着叶脉纹路的皱皮,再过不了几天,必定又要红肿皲裂。
“人家不是送了好些绿豆儿面药来么,怎不拿来用着?”李辞盈叹了声,没忍住斥她道,“等手儿疼了,你才能晓得厉害!”
这声下去,李兰雪怕要和她吵起来,或是拧她胳膊一把,斥骂几声“没大没小”。
然而李辞盈晓得的,若没有姑母这些年的容让与恩惠,自己断然活不到今日。
姑母苦惯了,也穷惯了,纵使之后一同到了鄯州,也时时担心自己用药穿衣浪费裴家的银子,更怕李辞盈因此不受裴听寒的待见。
可这回李兰雪却没发话,只一双浑浊的眼珠定定望着她,嘴上颤了几颤,又问一句,“你是、你是谁啊?”
李辞盈心中咯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