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意见分歧一(1 / 2)
在树木繁盛百花未谢的初夏,萧何来到了魏地,他路过大梁时,车马都平稳了,窗外熙熙攘攘的叫卖声,他让车夫停下,出来走在热闹集市里,黔首们笑问他买不买吃食,他摆摆手又觉得可尝尝,便让侍从付钱,结果吃一口就惊艳住了,一路逛吃逛吃过去。萧何比刘邦还大几岁,他曾是秦吏,兢兢业业,自然知道天下是什么模样。
关中初时的惨状就不说了,如今也算是安定下来,他路过关中郡城看百姓安居乐业,也有几分自得,他与魏倩一道将关中惨状抚平,黔首们比起当秦人,更愿意当汉人。他以为那就是安定的模样了,直到来了大梁,他见识到魏倩真正发力的模样。当然有故土补贴的成分,但仅仅三月,就仿佛改天换地一样,快到竟让他有了难追赶的情形。如果萧何如果知道现代的梗,定会大呼,你要不要这么卷。
魏地被陈胜吴广军队烧抢一遍,又被魏王豹这种无能之辈统治,韩信与魏倩给他的军报里说过,萧条比之关中更甚。可如今,也就咸阳能与之富贵相比,其实是魏倩在大梁号召令强,城里的大伙肯听她的,跟着她干,她对于家乡的投资上心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毕竟下水道都换成罗马的模样。
魏倩是从造反之初便跟着沛县起兵的,她的原始股注定大伙觉得她功高,日后天下有她的一份,这种先秦思想,在前三千年都是如此,汉武之后的两千年开始中央集权。如今属于思想活跃,百家最为积极的时候,法家穿了儒皮也想挤进去,希望统治者再度启用法家。但此时的法家可不是现代的法家,更倾向人治,但秦实在太招恨了,所以很多人表现出来是拒绝法家,但其实法家并没有受过墨农那种打压。
萧何看着大梁,他有无力,那是一种超前的脱离掌控力的感受,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他很庆幸魏倩是队友而不是敌人,但队友过于上强度,又很难追感。如果萧何看过三国就知道,这种感受叫既生瑜何生亮,但是萧何也一眼就看到了问题,魏倩行事太过超前,百姓还未理解第一步,她就走到第五步,这样将人远远甩在身后,跟不上的人就会愤怒,豪强与贵族士人们背后捅刀,随之而来各种问题就出现了。大梁只是个小地方,她可以完全做主,因为祖辈,大梁她家就是最大地主贵族,如果汉地都这么搞,那直接就崩了。
她太理想化了,这是墨家的通病,似乎这世界上的人就应该富足勤劳,一门心思向上攀登,可黔首们不识字话都说不太清楚,世人多木讷,当新东西出现得太快太多,他们会被食利者欺骗奴役,站的太高的人是看不到这些黔首的,可他们是大部分。
魏倩从来到秦末就是贵族,能走到她面前的都是普通人里的人中龙凤,她没有反应过来是因为这些人与后世普通人一般无二,把秦末黔首与后世百姓化等号是非常不靠谱的。她并没有看到这些问题,萧何一眼就注意到那是萧何当了半辈子的秦吏,一直解决基层黔首毛病。先前萧何就很认命的接过她不能顾到的部分,将所以基层安排到位,把她往后扯扯,步子太大就会扯到蛋。
比如始皇,那典型的步子迈大了。
萧何走在大梁的街市,看一个老人在卖着自己种的菜,他走上前,这些还挺新鲜。
“老人家,你将这些卖了,自家吃什么啊?”
老人看他头戴士冠,也乐意与他多说几句,“自家吃不完,天热了地窖也存不住,便拿来市集卖了,买些布回去,我儿在砖厂烧砖,晚了他赶牛车带我一块回去。”
“这一来一回,多少里地啊?”
“四十多里吧。”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