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紫苏饮(2 / 2)

加入书签

也只能是卖个饮子,糊糊口罢了。

一切都备好,陆琼在竹筐里装上十个竹筒子,陆萱那也带着个小木盆,到时可去河边取水来洗用过的竹筒子。

两人各握一头竹竿,担起木桶就去赶路,虽盖了木板,还是要稳着步子提防饮子洒出来。

做好这些,天才蒙蒙亮,给了车夫十个铜板就进城去。

“昨日说到,吕小郎遇了孽畜,险些遇害,还是用长枪才死里逃生……吕小朗不记得自己家在何处,只记得‘吕岩’这个名字,就跟人进了城,谁知两袖空空,身上没有一个铜板,连馒头都买不起……”

尽是些市井人家,那日的说书先生还站在榕树下给人讲书,围了不少人。

陆琼的摊位摆在龙津桥桥东,夹在豆腐摊和胡饼摊之间。

卖豆腐的是位年轻娘子,身形纤细,下穿合围裙,腰间悬挂淡青绣囊,正掀开一层纱布,露出里边水嫩的豆腐来。

陆琼卸下背篓,看着人家冒热气的豆腐,吞了下口水,要是加糖做成豆腐花也是好吃到流口水。

那娘子刚开摊,就有人走上前来买:“金娘,你今儿怎么迟来了?等你好些时候了,我小儿闹着要吃你家‘小宰羊’哩!”

时下百姓习惯把豆腐叫“小宰羊”,认为豆腐的营养价值可与羊肉相提并论。且这时百姓比起前朝更好食素,水嫩豆腐自是受人欢迎,可做豆腐的工艺繁杂,陆琼也没这手艺活,也没磨豆腐的石磨,只能干羡慕。

金娘用菜刀切下一块方正豆腐,不好意思笑:“我家郎君昨日去替人搬家了,要过些日才回来,今早没人帮着推磨,费了些时候。”

那婶子也接下豆腐装到竹篮里,打趣她:“那金娘明日可记得起早了,待你家郎君回来叫他替你出摊。”

这厢陆琼也摆好摊子,拿上盆就往河边走。龙津桥附近有石阶,走下去有块平坦的地面,不少妇人蹲在河边捣衣,撒上皂荚,用木棒拍打衣裳,你一言我一语,捣衣声也此起彼伏。

蔡河河水清澈,水流不快,游船经过激起阵阵涟漪。陆琼提起裙摆,俯身蹲在石砖上,逆着水流便装了不少水。

远处传来吆喝声,她起身望去,成堆货物摆在岸上,纤夫把货物拉上船,还有漕船停泊卸货,稍小客船也接连离岸,这便是汴京的埠头,水运极为便利。

捣衣妇人的包髻上插了花瓶簪,见她站起来有些突兀:“小娘子可是初次进城,没见过这么多船?”

陆琼点头,就是影视剧里也没这般壮观,指了前头的货船:“边上最大的船装的是什么啊?”

妇人顺着她的指尖望去,了然说道:“那是城北谢家的船,堪比官府的漕船,运的当是别处带回的货物。谢家祖上是开染坊的,积了不少钱财,如今汴京不少成商铺都是他们家的。还开了芸香楼,那可是汴京最大的酒楼,整日人满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