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1汉初三杰(2 / 2)

加入书签

当太子的时候被亲爹不喜,现在是皇帝了,还要受制于他的亲娘。皇帝指点江山的权柄在太后吕雉手里,他这个皇帝更像是太后手中的傀儡。

执起桌案上的酒壶倒了一杯酒,刘盈将其倾洒在地上,算是表达对亲爹的尊敬之情了。

黎苏苏虽然对刘邦此人无感,但并不否认刘邦建立大汉和对后世百姓的功绩,所以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接下来一连串让刘邦喜笑颜开的功绩讲述于天下人耳边。

【汉朝建立于秦末乱世之后,对当时的社会经济体系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当时甚至有小道消息,说大汉皇帝刘邦出行连几匹一样花色的马都找不出来,丞相、列侯的官员甚至只有牛车可以做,更不用说那些底层比牛马还不如的黔首了。

因为经过了连年战乱,百姓早已过的苦不堪言。刘邦登基后立刻下令免除百姓赋税,免除徭役等一系列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的旨意。大汉境内战争结束后,命令士兵归家劳作,促进了社会的生产。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让百姓得以喘息安稳的生活。

为了能更平稳的巩固汉朝的统治,刘邦实行黄老的无为而治,命令萧何制定律法,叔孙通来制定礼仪,使百姓对大汉朝产生归属,民心逐渐归顺于汉。

刘邦虽然只在位短短八年,但是他这个皇帝的领导才能和政治智慧,以及为天下百姓所做出的贡献是无法磨灭的。他和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都是平民出身,没有任何依赖,凭本事打天下,最后却能坐拥江山,论能力不必其他的皇帝差,无愧被称为得国最正的开国皇帝。】

刘邦呲着牙得意洋洋的笑着,哈哈哈,得国最正的皇帝,嘿嘿嘿,这是在说他啊。

突然,想到还有一个叫朱元璋的和他齐名,刘邦愣了,谁,谁是平民出身?他大小也是个亭长好么。

洪武年间,被天幕提及的朱元璋骄傲的挺起了胸膛,对着大臣们嫌弃的说道:“咱就跟汉高祖学习了,你们也要和汉初的大臣们学学为臣之道,看看萧何,再看看张良,还有其他的开国功臣,咱也相像汉高祖对待臣子一样对你们宽容,但是你们也要知道好歹知道吗?”

大臣们:“臣等谨遵圣喻。”

声音整齐划一,听起来却有些委委屈屈的。也难怪这些大臣如此,因为他们觉得朱元璋和刘邦比起来脾气太差,汉高祖刘邦对待手下干活的大臣态度温和,出手大方(划重点),除了弄死异性王之外朝臣并无伤亡,而朱元璋给他们乏的俸禄,除了能填饱肚子就再无多余的了,连家人都差点养活不起。如果不是两朝相隔年前的时间,大臣们都想去汉朝给汉高祖干活儿了。

【当然,刘邦最后之所以能够取得胜利,除了他本人知人善任的能力,也不离开拥护支持他的人杰们,也就是我们后世所熟知的“汉初三杰”,他们分别是刘邦的谋臣,后勤保障和军事统帅,对汉朝的建立和统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三人分别是张良、萧何和韩信。

刘邦评价张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张良足智多谋,多次为刘邦出谋划策,夺取天下,刘邦继位后封其为留侯。刘邦多次感叹自己因为有张良这样优秀的谋士在身边辅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