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6和亲匈奴(2 / 2)

加入书签

嬴政有些犹豫不决了,韩信是真的像武安君白起那样的军事大才啊,想要,但韩信的性格是真的让他头疼。

不然就把韩信扔给蒙恬和蒙毅教导?

希望蒙家会把韩信教育成不亚于蒙氏一族的大秦忠臣。

平民的心理和皇帝的心理是两个想法,被黎苏苏猝不及防的突然提起,刘邦才恍然大悟,怪不得自己最近一段时间想到萧何和张良就觉得心绪复杂的很,原来如此啊!

他唏嘘道:“我和老萧是多少年的好兄弟了。”

对于萧何和张良,还有沛县出来的好兄弟们,刘邦还是念着旧情份的,只要他们不触及到自己的底线,刘邦是很愿意给他们留下个体面的结局,让他们的宗族都尽享荣华的。

得知自己虽难逃牢狱之灾,到底是虚惊一场的萧何也是无奈的笑了。

怎么说呢,好在他脑子清醒,没有被荣华迷了眼,富贵冲昏头,得了个善始善终的结局。

“韩信啊韩信,陛下已经不是曾经和项羽争夺天下的汉王了,也不是那个芝麻大小的泗水亭亭长了,他是皇帝了,没有人可以在触碰他的忌讳了啊,你终究还是做错了……”

张良轻阖眼睫,淡淡一笑。

他最初的愿望一是覆灭大秦,二是复兴韩国,可是第二个愿望却被韩王信的愚蠢给彻底摧毁。好在终究还是亡了秦,张良也无意再所求更多。他现在地位尊贵,家族兴盛,还有什么好奢求的呢。

【韩信死后,就是之前UP主说过的,异姓诸侯王们相继被诛杀,隐患被扫平之后,刘邦与群臣立下白马之盟。“非刘氏之王,天下共击之”,刘邦将刘氏子孙分封诸侯王,至此,天下彻底掌握在了刘氏的手中。

虽然之后一波接着一波的济北王、淮南王谋反,七国之乱,梁王之乱等告诉我们就算是同姓子算也未必永远效忠于朝廷,但总比异姓的诸侯王要让人放心很多,至少肉始终是烂在了自己的锅里。】

还活着的异姓诸侯王们:我是去和刘邦表忠心呢还是干脆造反奋力一搏呢?

嬴政没想到自己的郡县制终究没被重用,沉着脸思考着分封诸子去镇压各地的可能性:“虽然比分封外人靠谱,但怕就怕他们傻到被人利用,作为棋子反过来掣肘朝廷。”

而六国复国之心一日不死,这些人依然会卷土重来,那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