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1家书(1 / 2)

加入书签

霍娇继续拱火:“这听起来,完全不是做生意的料啊。兰大娘子想必是要强之人,后来又管教好了?”

兰五夫人叹了口气:“常言道,人教事,教不会,事教人,一教会。自从他爹在永宁过,这犟种一夜之间性情大变,表面上浪子回头,立志重整家业,内里简直歹毒如蛇蝎。”

说完,兰五夫人边和身后的姨娘对了一眼,想到自家生意如何被自家人挤兑,又不便在外人面前细说。

只有霍娇还在细想方才她说的话:“你们刚才说,他在何处过身?”

“永宁啊!”兰五夫人道:“哦,娘子是京商,可能没听过那小地方。兰歆后来招了个赘婿,这赘婿是永宁人。”

董姨娘也频频摇头:“这谢赘婿可不是好人,竟然东食西宿。当着兰家的赘婿,在老家永宁,还养了一房外室,听说还生了个儿子。他带着兰珩去永宁做生意,偷偷私会外室时,遇上一帮歹徒。谢赘婿当场被土匪大卸八块,惨的哦。”

她又描述了几句道听途说的尸体惨状,高娘子吓得闭上眼。

兰五夫人嗤道:“兰珩那竖子倒是捡回来一条命,不过也受了伤,听说回到京城,满脖子满脸都是血。”

几个人都啧啧赞叹着,继续出牌。高娘子皱着脸去看霍娇,有点后悔让她听这些血腥的丑事。可霍娇愣在原地,甚至慢慢放下手中的叶子牌。

歹徒,受伤……她猛然有了一种猜测,难道那个时候,谢衡之也在场?

高娘子拍她:“霍娘子,该你啦。”

霍娇这才回过神,她重新拿起叶子牌,却发现指尖有些发抖。

兰五夫人很不好意思:“都怪我,一时忍不住说了这些腌?事,吓到霍老板了,唉你看我这个人。”

霍娇努力定了定神,安慰一笑:“没事的。”

她慢悠悠打出一张牌,扯了个谎,继续套话:“我只是想起来,好像听说过这件事。但不知道受伤的人叫什么,这下子倒是对上号了。对了,这事情发生在隆佑三年吗?”

兰五夫人思忖道:“……大约是那个时候。”

董姨娘也道:“我记得是,看来这事情京城里也闹得不小,霍娘子都知道了。”

霍娇只是笑,不多接话。她在想,为什么那个时候谢衡之会同他们在一起,又碰巧遇上歹徒?

晚上歇下,高娘子抱歉道:“白日里,让你看我们歙州的笑话了。”

两人在凳子边上做下,霍娇让平安拿出从汴梁带来的果子:“咱们不是姐妹一心好好赚钱么,说这话就见外了。”

高娘子笑着点头,将翠绿的糕点放进嘴里。

霍娇道:“这是我们家厨子做的,他手艺可好了。我还包了一些,给你回头送给董姨娘和兰五夫人。”

高娘子还有些拘着,甜甜答应。霍娇小声道:“你不用不好意思,我告诉你个秘密,其实我也是永宁人。所以你看,这不仅是歙州的丑闻,更是永宁的,哪里还没些奇奇怪怪的人?”

高娘子眼睛一亮:“真的呀,难怪你说听过这件事。”

霍娇笑道:“是啊,隆佑三年,我人还在家乡呢。只怪方才确实吓着了,没把这秘闻听个仔细。”

高娘子道:“这有什么呀,兰家的夫人姨娘们常常来玩的,过不了几日,便是年关了。我们也可以去兰家玩儿的。”

她把最后一点果子咽下去:“其实现在兰家二伯、五伯的生意,几乎算是单独分出来了。和盛京兰家很不一样,卖的墨,寻常人家里也用得起,你们书坊不是印书要用墨吗,说不定刚好合适呢。”

“说得有道理,”霍娇心里有了自己的算计:“那还真的是,要多联络着。”

眼看年关将近,霍娇给阿耶写了家书,说来不及回去了,打算在歙州过年,翻年便回汴梁。

这段时日,除了细细了解高家纸坊的情况,还在高娘子陪伴下认识了其他墨商和砚商,收获了一小堆制作精美的样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