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31家书(2 / 2)

加入书签

高娘子家的纸坊,是本地家庭小作坊发家,和霍家十分相似。因此她与霍娇在经营想法上,很易达成共识。

后来高娘子带她去兰家,又给她介绍兰家的旧事。原来高家父母从本地大户家里当学徒出来自立门户,因祖上有交情,得到兰家三叔五叔的照顾,才慢慢打开销路。

恰巧兰家三叔五叔都出门了,家里只剩下几个小辈,与高娘子都是从小认识的,便聚在一处聊天。

三叔家的小郎君与兰小妹差不多大,见她来了,将练得好看的字给她瞧:“高姐姐你看,这是用你给我的洒金小笺写的。”

高娘子夸奖:“写得真好,将来要考状元的。”

小郎君扁着嘴道:“可我娘说,写得比珩哥哥,还差得远了。”

一旁他的三姊姊瞪他:“娘也是的,怎么总爱和他比。我觉得你写得更好。”

小郎君是个较真的孩子:“我要高姐姐说,我和珩哥哥,谁写得更好看?”

高娘子摸摸他的发顶:“我又没见过兰珩的字。你的字已经写得很好了,况且考进士不止要字好看,还得博古通今,才思敏捷,并且能写出一手好文章来。霍娘子,我说得对吧?”

一群孩子齐刷刷盯着霍娇看,她害羞起来:“应当是吧。”

小郎君不依不饶:“珩哥哥的房间里面,还有好多他从前练的字,看的书呢。高姐姐,你且等等我,我去拿过来给你看。”

三姊姊万般无奈地看着高娘子,小声对她道:“又要丢人现眼。”

腊月寒冬,风霜刺骨。

霍娇恐怕是穿多了,后背出了薄汗,她眼神飘忽,也不明白自己在紧张什么:“陪他一起去吧。”

兰珩曾经住过的屋子,在三进后院一处偏房。房里落了一层灰,已经久无人住,只下人偶尔进来打扫。内仅一张梨花木小榻,一对矮矮的案几,榻旁立着个枣木书架。

案上、书架上摞着厚厚一叠书和写满字的纸。

这屋子很小,小郎君和高娘子挤进去,再进人便有些抹不开身子。

但霍娇还是跟着进来了,她的目光落在蒙布防尘的榻上,整间屋子里熟悉的气息立刻攫住她。

小郎君粗鲁翻找桌上的书和纸,几本已经发黄变色的书被打翻,砸在霍娇脚上。她捡起来,封面上书“木经”二字,半阖的书页里,可见天头地脚和板框处,密密地写满了小字。

霍娇将书抱在怀中,没有立即放回案上。

“找到了!”小郎君欢呼,他找到一个卷轴,抖开里面有题字:“高姐姐你看。”

这卷轴里的字,是给卷轴中山水画题的,故而只占了左侧小小一行,但也看得出清隽秀丽。

霍娇站得远,她的方向看不清,只能看到漆黑的一小团。高娘子与小郎君凑在一处,对这两行字评头论足。她将那两本书抱在胸前,旧书带着灰尘和浅浅的霉味,似乎裹挟着曾经的旧事,争先恐后地麻痹着她的嗅觉。

两人品评结束,端水大师高娘子总结道:“你的字端正圆润,看得出,将来是个郎朗君子。兰珩的字锐利锋芒,人品嘛,我就不多说了。总之,各有千秋,高姐姐更喜欢你的字。”

小郎君总算满意了,随手就将那副画甩在一边,拉着高娘子要出去。

霍娇还堵在门口,迟疑开口道:“这个版本的木经,我找了很久,不知道可否借我回去看看?”

小郎君正是心情好的时候,慷慨道:“这样的旧破烂,还要谈什么借,没人要的东西。霍姐姐看得上,就送给霍姐姐了。”

高娘子道:“霍姐姐到底是书坊东家,我早听说书商们都有收藏珍本的爱好,等回了京城,可要带我看看藏品。”

霍娇自然没这么高雅的爱好,有珍本,都是找到合适的买家便尽快脱手。她也说不清,为什么要留下兰珩的书。或许是没能开口问谢衡之的话太多,又或许是兰珩身上有一种割裂的熟悉感。她想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