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48过节了(2 / 2)

加入书签

这几日陆陆续续有人上山,元黎为了方便,直接将茭杯摆在了三清殿里。供案上贴了张标识,指示香客们一切自助。

香客们甚至不需要解签问卜,直接就能投出“一切顺利”的结果,对来年充满信心,可谓妙哉。

里正投出一个圣杯,伙同村民们欢欢喜喜离去。

第二批山上的是许久未见的赵保儿。

听说他要去金斗观,当初车斗里的资深信徒一并跟了来。赵保儿是为探访元黎,信徒却是真正来敬香的。

他们刚到山脚,便觉得与上次不同。一路爬上山,对道两旁的石墩路灯也颇为震惊。近一年不见,金斗山变化巨大!

待到了道观门口,二人欣赏了会新修的山门,同迎出来的元黎赞道,“您这可真是家大业大!”

两人敬了香,又在三清殿掷了好意头的杯子,喜滋滋在客堂落座,带来份贺礼。

赵保儿出城时,看见路边有读书人的摊子卖字,他买了些数九图,也给元黎带了两份。从冬至这天开始数九,一直数到寒天结束。

当然数九图不是重点。赵保儿记着东家的嘱咐,“年节来了,东家知晓道长在路上相助之事,希望能捐点香油钱。”

赵保儿剩下的话没说完。

原本他们打算好了,金斗山上冷清,道观恐怕破败。众人凑钱,不图造像金身,给观里捐些瓦石,修缮下房屋,倒是很行。

只是大半年车队都在外边跑商,结果回头一看,这不就跟他家小子认不出他一样,他也不识得今日的金斗山了。

香油钱无所谓捐不捐,元黎惦记着当初贼人的后续。

“那起子贼人是陇右道来的,千里奔袭,府衙又把他们押解回去了。”

赵保儿说道,“后来东家便请了个武师傅镇场子。”

元黎颔首,听上去安全多了。

“此前我们只来往邻郡,现在远一些的地方也去。”

燕赤霞在旁击掌,“大丈夫生于天地间,就应当仗剑四海!”

赵保儿与他一对视,两人知己般就着行走天涯的梦想聊了起来。

末了齐声感叹,只可惜他俩都是有家(观)牵挂之人,不然拎上一把剑一壶酒,就此游历未尝不可。

送别了聊得兴起的赵保儿一行,观里迎来了稀客。

裴相公携着他蜀中的老友,出城爬山来了。

两位虽年岁不小,兴头却十足。

先直径去了灵微观看花,又去城郊游了湖,回去之前,绕道金斗山转一圈。

哪怕对元黎来说,这个行程也有点特种兵了。

裴相公的关注点不在这里,他很是遗憾,“可惜那杏花移走后,却不开了,倒教我俩白跑一趟。”

元黎看向另一位老先生,裴相公的老友姓崔,近日方从蜀中赶来。

崔老先生乐呵呵捋着胡子,“无事无事,湖上风光极好,只是风大,老人家被刮得摇摇欲坠。小友观中树密避风,夏天定是个避暑好去处。”

“是极,那我来年入夏再来。”裴相公把他的园子抛诸脑后,一副“我夏天能来你来不了吧”的得意神情。

崔老先生不惧老友挑衅,施施然道,“那我也只好住到夏日了。”

两个老人家边走边拌嘴,走到客堂时,已然商定好春天再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