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2葡萄干(2 / 2)

加入书签

于是祝余顺着村长的话问道:“你小儿子,他在哪儿?”

阿卜杜笑笑:“在外面放羊的呢,在高原上放羊,跟他媳妇儿一家一起,她媳妇儿就是塔吉克族。”

羊,自古以来都是新疆这一片土地上的硬通货。

羊皮是能在新疆过冬的重要物资,羊毛是他们衣服的珍贵原料,而羊肉则是新疆少数民族的主要蛋白质来源。

阿卜杜能选上村长,一是因为他汉话说得好、方便和附近营厂的军兵们交流,二就是因为他们家当时有15只羊。

小儿子结婚以后,赶着家里的15只羊,走了不知道多少路才到高原草场。

羊儿长大又产小羊,小羊儿长大再产小羊,生生不息。

小十年过去了,听小儿子上次回来过肉孜节时说,除去这么多年杀了吃的这么多肉羊,羊群依然壮大到了23头,并且母羊居多。

祝余听着阿卜杜骄傲地一手比着2一手比着3,就知道他有多高兴和自豪。

祝余问道:“那咱们为什么不放羊啊?”

阿卜杜摊开双手:“咱们这里地上都种着菜和粮食,怎么放羊,小羊会乱跑把这些苗子都吃了的!”

祝余抿了抿嘴,维吾尔族世代放牧,农耕在他们的历史上只占很小一部分比例。

所以他们在对于放牧这件事上也有些主观的狭隘:总认为一块土地,要么拿来养牛养羊,要么用来种地。

其实羊,也是可以圈养的嘛。

祝余从村长家出来之后,就又在村子附近转了一圈,看看哪块地有“未来羊圈”的潜质,绕着绕着就走到了田畔。

高粱下地之后,每户人家严格按照祝余的分组来打理农田,她把全村的家庭都分成了七组,而每一组人家,一周只轮一天。

除了祝余每天都会亲自下地转转之外,其他老乡甚至觉得跟着祝余种地怎么比之前还轻松了不少。

今天负责打理高粱苗的就有赵柏,他看到祝余的身影颇为兴奋:“祝余!”

祝余还以为田里出了什么事儿,连忙小跑过去看看情况:“怎么了?哪儿有问题?”

赵柏笑笑:“哪儿都没问题,就是看你站在田埂上发呆,叫叫你。”

说完,又马上问道:“你在想啥呢?那么认真?”

祝余从口袋里摸出几颗葡萄干示意赵柏接。

但赵柏拿着农具的手上满是尘土,实在是有些脏。

祝余出门没带手帕,只得对赵柏说道:“那你张嘴。”

赵柏乖乖听话地张开了嘴:“啊??”

祝余像个投手似的丢进去一粒葡萄干。

“啊??这是啥?!”赵柏问道。

祝余让他嚼一嚼再说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