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17第一案结束(2 / 2)

加入书签

裘智想起朱永贤对自己的种种照顾,觉得叫声师兄倒也无妨,只是不愿轻易地如了他的意,便装出一脸不乐意的模样,撅着嘴道:“不叫。”

朱永贤一手搂着裘智的腰,一手去挠他痒痒:“快点,叫师兄。”

裘智被他挠得浑身发痒,笑了几声,脸上泛起红潮,有些喘不过气来,不住地咳嗽。

朱永贤见状,不敢再闹他,连忙松手,又唤白承奉送水来。

等裘智喝完水,呼吸渐渐平复,朱永贤拍拍他的头,坏笑道:“师弟好好休息,过两天师兄接你进宫玩。。”

朱永贤深谙精神胜利法,裘智不叫他师兄不要紧,只要自己称他为师弟,就是师兄了。

最终裘智拗不过朱永贤,等身体大好,便去延福宫找他玩了。

延福宫内殿宇楼阁连绵不绝,池水如海,气势恢宏。园中满是珍稀花木,奇珍异兽处处可见,假山怪石错落有致,景致奇巧壮丽,美不胜收,一天根本逛不完。

朱永贤先带着裘智在自己居住的丽泽宫转了一圈,二人回到内室。随后命小太监端来茶点,他亲手夹了块豌豆黄放入裘智碟中:“你多住几天,我带你把延福宫逛个遍。”

裘智听完,只觉眼前发黑,大热天逛完这座宫殿,自己估计要中暑了。他急忙转移话题问道:“对了,我这几天没见到闻游,他被抓了?”

朱永贤装傻道:“我不知道,没再关心过这个案子了。”他怕裘智追问,转而问道:“你知道张澜生的武功和谁学的吗?”

裘智其实也思考过这个问题,但张澜生已死,自己再会推理,也难知其师承。他摇摇头,等着朱永贤解惑。

朱永贤接着道:“前两天我遇到王府尹,他问过张澜生的大哥。原来张府有个仆人是江湖中人,被仇家追杀,隐姓埋名,卖身张府。张澜生的武艺,可能是跟他学的。”

“那个仆人呢?”裘智问道。

朱永贤无奈地耸耸肩:“前两年死了。”

裘智不禁挑眉,王府尹着实有些倒霉,凶手死了,提供线索的人也不在了,破案全靠瞎猜。

朱永贤其实隐瞒了裘智一件事。他特意向王府尹打听过闻游的判决,闻游如今关在顺天府大牢,案子尚未正式判决。按律,杀人未遂会被判处绞监候,虽能免一死,但逃不了流放三千里的命运。

得知此事,朱永贤心情舒畅了许多,却不打算告诉裘智,免得他徒增烦恼。

朱永贤抬手在裘智面前晃了晃,柔声道:“行了,又不是你的案子,别跟着瞎操心了。对了,李守中的官怕是要做到头了。”

裘智闻言一惊,忙问:“怎么回事?”

他原先看李守中眼熟,总觉得二人在哪见过。后来问过张叔才知道,对方是自己超级远的远房亲戚,当初去外公本家喝喜酒时,二人有过一面之缘。

“他想诬陷柳遇春尽快结案,结果被柳遇春告到御前。后来又查出孙富向他行贿,才得以进入国子监。”朱永贤解释道,“皇兄认为他不配为人师表,准备将他罢官撤职。”

裘智记起当初在四儿房中,此人为了结案,竟想将所有罪行都推到四儿头上。如此品性,只是罢官已算轻判。

见裘智发愣,朱永贤推了推他的肩:“怎么了?”

“没什么。”裘智回过神来,“只是没想到国子监就要换祭酒了。”

李守中自身不修,无需可怜此人,裘智很快将此事抛诸脑后。

过完端午,天气愈发炎热。要不因为裘智在国子监里上课,朱永贤连学都不想去了。他每日睡到自然醒,才晃悠悠地去学校。

国子监的老师们也受不了酷暑,给学生放了五天假,让他们在家自学。

朱永贤约了裘智参观自己的王府。他虽未搬去王府居住,但府里有仆役打扫,也有属官居住,并非荒宅。正值百花盛开之际,芳香四溢,是游赏的好时节。

走到半路,朱永贤想起大姐不日就要离京,估计数年无法相见。公主府与王府距离不远,而且和裘智约定的时间尚早,便打算顺路先去看看大姐。

朱永鸿和朱永贤有个一母同胞的大姐,在诸皇子、皇女中排行最长,比朱永贤大十八岁。朱永鸿登基后,册封她为福孝长公主。

她的驸马姓刘,出身耕读世家,其父在南方任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